返回 神鸦社鼓杨小瓜的穿越人生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9章 又乱了[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杨茁儿呀。”

    范晏的效率很高,很快就召开了幕僚会议,提出要选一位良材美质去往西羌,安抚羌人,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文人为了名声,其实勇夫也是不少的,当下有好几个人要求去西羌招抚,范晏一看,有别驾苗圃,主簿于福和幕僚徐琰,自己暗暗筛选了一下,苗圃四十岁,老成持重,是地方豪强,主簿于福年纪轻轻,很有些闯劲,一向口才便捷,至于徐琰则是属下中最不喜欢夸夸其谈的人,平时喜欢做一些俗务,比如钱粮贸易,还会一口流利的西南土话,身体也很健康,似乎有一点点武功剑术,看完了范晏就有了计较,他立刻安排于福去成都负责联络刺史大人,当官吗总要和上司搞好关系,只有知道上司要什么自己才有机会升迁,给了徐琰一封正式官文,赋予全权,安排做抚羌特使,让杨小瓜做副使,负责安保工作。至于别驾苗圃,那人很重要,是和地方豪强之间的纽带,不可以轻动,免得死了伤了得罪地方豪强。

    临出发前,范晏和杨小瓜又有一番谈话,范晏就说,“辛苦贤侄了,此去路上一路艰险,贤侄虽然是有本领的也需要小心,蛮人凶悍,万一事有不谐,先要以性命为重。”

    杨小瓜笑着回答,“多谢叔父体谅,我此去估计时间不会太短,叔父在城内的安全我不是很放心,我的贴身家将杨勇,有万夫不当之勇,曾经力挽奔马,就留在叔父身边做个保镖护卫,另外,拓跋嫣然不适合去蛮族那里,我们自家事情劳动她有损叔父清誉,就把她留在郡守府,请叔父加以照看。”

    “贤侄放心,无论出了何事,我都会力保此女的安全,否则一旦出事两国之间就会有麻烦了。”范晏也是很坦率,当然只针对于自己人。

    “好,那就多谢叔父了,小侄此去,叔父大可放心,若是那羌王不通事理,小侄自有办法叫他心平气和的听我们讲理。”杨小瓜神态笃定。

    这个徐琰也是个妙人,虽然是个文人,但是一点也不娇气,行走山路,风餐露宿十分适应,让杨小瓜很奇怪,问了才知道,他原来是出身很贫穷的落魄士人,小时候种田插秧采药捉鱼,什么都干过,甚至还会打草鞋,让杨小瓜佩服不已,他心里清楚,这种人坚韧不拔,才是真正的人才,将来一定出类拔萃。

    一行四个人,徐琰和一个老仆人赶着一辆牛车,车上装了一些茶砖盐巴之类的小礼物,不多,仅仅是礼物而已,车子不大,所以虽然山路难行,也是可以通过的,虽然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但是通往羌人部落的路相对还算好走,如果真的都是山,那骑马的民族根本不可能进入,通常的蜀道是说成都通向汉中一带的栈道,至于说去青海西藏的路,反倒没那么难走,当然,高原反应是另一码事。

    本来徐琰只知道这个小少年是郡守大人的子侄,以为是混军功的,不是很待见,但是一路走来,发现对方并没有任何的骄娇二气,一番攀谈,才知道对方是从北方游历返回的,这趟纯粹就是帮忙,根本不在乎也不会上报功劳,这才暗自惭愧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古代人没现代人那么多花花肠子,好多东西直来直去,喜欢自省,故而徐琰也在自省中改变了对杨小瓜的看法。一路上徐琰故意指点江山高谈阔论,指着山川道路,说这里适合伏兵,那里适合守卫等等等等,杨小瓜笑而不答,既不争论也不捧场,让徐琰大为奇怪,过了几天,终于耐不住好奇心,就问杨小瓜,“杨公子为什么不发表看法,笑而不语,是徐某有什么谬误么?”

    杨小瓜微微一笑,“徐先生的高论自然是很对的,看得出徐公子没有少读兵书战策。”

    徐琰心中一机灵,心说这好像不是什么好话,熟读兵书,难道是说我纸上谈兵吗,心里想着,一不小心就问了出来,“杨公子不会是说徐某人纸上谈兵吧?”语气中充满了不服气。

    杨小瓜赶紧道歉,“不敢不敢,并非如此,我只是说徐先生兵书读得多读得好,不要多想,不要多想。”

    他越这么说,徐琰越发的不安,就拉着杨小瓜,非逼着他作出点评不可,杨小瓜拗不过,只好问徐琰,“徐公子,此地山川纵横,确实适合伏兵,只是,我们的敌人是谁?”

    徐琰不以为然,“在此地把守自然是对付羌胡呀。”

    “好,羌人自西向东而来,漫山遍野,他们会走官道么?”

    徐琰不高兴了,“那一边哪来的官道,自然没有官道。”

    “哦,没有官道,你要用人在山上埋伏来偷袭走山路的骑兵?”杨小瓜又问,“伏兵的粮草要不要运来?从哪里运来?你要常年设伏吗?常年运粮?你可知为什么邓艾偷袭成都的时候发现诸葛丞相的营垒被后主荒废?无他,粮草不济尔。”杨小瓜开始严肃,“好多人说后主无能,后主真的无能么,军事托付姜维,那么裁撤营垒之事姜维会不知道吗?如果知道了为什么不反对?事倍功半耗费军饷罢了。”

第89章 又乱了[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