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锦衣黑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13章 闲聊时间,封建财富[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话),你能把他怎么样?就算他丢爵了,他儿子还是爵爷,你儿孙不活了?

    您还指望皇帝是正义的化身?指望皇帝主持公道?

    人家与武勋才是一体的好不好。

    这就是您对权力的误会。

    文臣的权力,来自他的官身,丢了官,屁都不是,必须用名声来保官身。

    武勋的权力,是天生的,名声对他是累赘。

    法理上,武勋家里的孩子落地,就比进士地位高。

    这…这怎么比?

    武勋的圈子,天生就不需要嚷嚷,沉默才是本能。

    百姓的世界,能管士大夫的是律法,能管武勋的却只有道德。

    特权阶级啊。

    (用我们现代人的思维看,士大夫也是特权阶级,但道理一样,封建社会,武勋就是特权上的特权,相对特权永远比士大夫高)

    无奈,残酷,现实。

    士大夫靠名声传承财富,武勋靠沉默传承财富。

    武勋的富贵,只能从别的方面印证,比如多尔衮从南京武勋家里搜刮了江南一半财富。

    再比如,京城的武勋管理皇帝八百万亩皇田,皇帝却在穿补丁,李自成可是从武勋后戚家里搜刮了将近一亿白银啊,皇帝却连一万都没有。

    这是明朝,您再看看宋朝,士大夫够富了吧?他们依旧没有将门富,根本不是一个量级。

    杯酒释兵权,用什么释?真用酒释?不会有人信吧?

    田产、房产、金银,以及地位保障啊,说到底还是特权,家传免死金牌,人家不怕律法。

    累财钜万,这个成语独属于宋代武勋,钜万本是万万、极多之意,宋人用来形容石守信、王申琦、高怀德等武勋后代的财富。

    隋唐没法说,门阀世家,又文又武。

    秦汉更不用说,贵族治世,文武一家亲。

    武勋贪墨,史册需要说吗?不需要啊。

    一来他们贪一点才正常,二来武勋不造反就是皇帝的好孩子。

    你搞倒武勋,其他人会抱团反击,离心离德,发愁的是皇帝,发愁的是朝廷。

    大伙仔细找找,那些头铁的士大夫,对武勋开炮的文臣,最后都免不了倒霉。

    因为他们官职拥有的权力无法收尾,动摇武勋,就是动摇兵事,动摇国防,就是动摇皇权,进而朝臣集体补窟窿。

    这种文武点对点厮杀的波折,根本不应该出现。

    你痛快了,所有人跟着倒霉,必然会被惩戒、清算反噬。

    哪朝哪代都一样,不止明朝。

    换张皮而已。

    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种社会规则、社会常识。

    治世之臣与社稷之臣。

    士大夫掌握舆论、拥有面子,武勋掌握财富、拥有里子,

    封建王朝啊,不是白叫的。

    命于下国,封建厥福。

    能保住财富的,永远是特权。

    您不能用当下的法治社会思维,去理解封建社会的权力财富分配逻辑。

    就这么简单,没有太多为什么。喜欢锦衣黑明请大家收藏:

第513章 闲聊时间,封建财富[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