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帝师,开局带老朱穿越明末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5章 与苍天为敌[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生教训的是。”

    朱元璋重重说道:“是咱慌了,那先生说咱该怎么办?”

    “分为两步。”

    刘虾仁眼中闪烁着智慧道:“首先就是囤粮。”

    “为了对抗天灾也好,以后开疆辟土也罢,都需要庞大的粮食,作为后盾。”

    “小冰河时期,只有在开始和结束的两个时期,最为严重,大明起码还有二百年的太平日子。”

    “朝廷要做的,就是无限制的囤粮,从百姓手里,买下多余粮食。”

    这个朱元璋深以为然。

    第二次去明末的时候,国库里各种金银铜铁,堆积如山,唯独就是没有粮食。

    “标儿,这事你来办。”朱元璋交代道。

    “儿臣知道了。”

    钱庄都在朱标手里,这活自然也只能让朱标来做。

    “这事不用太着急,囤粮治标不治本,再多钱,也囤不够,十万万人三年的口粮。”

    刘虾仁摆摆手继续道:“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土地的作用最大化。”

    这下朱家众人都疑惑了。

    现在大明土地,已经是最大化利用了。

    这一点从荒土鞭刑,就能看得出来。

    但凡浪费一亩地,就要被罚十鞭。

    “我说的作用最大化,并不是你们理解的那种。”

    “而是利用工具,让原本十人才能种完的地,一个人就能解决。”

    “甚至,粮食更高产。”

    这话一出,朱标直接失声叫了出来:“一个人干十人的活?这怎么可能?”

    “这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刘虾仁平静道:“社会发展到现在,你们难道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吗?”

    “推动发展的不是勤劳,而是变通!”

    从三皇五帝开始,人们的耕种水平,就一直在缓步上升。

    最开始的锄头,演变成了犁耙,又有耕牛。

    秦朝的古人,一人最多耕种五亩地,产量也只,有区区一百多斤。

    但是到了大明的时候,产量已经翻了四倍。

    这就是变通带来的结果!

    到了现在,社会的发展,已经到了瓶颈,必须再推一把。

    朱标听出了他话里潜在的意思,面色难看问道:“先生,您不会觉得勤劳也是一种缺点吧?”

    “勤劳不是缺点,但一味的吃苦耐劳,本身就是一种诟病!”

    这话直接让在场每个人的心脏一紧。

    千百年来,苦吃苦耐劳一直是被华夏人刻在骨子里的美德。

    但现在却成了诟病?

    若非说这话的人是刘虾仁,朱元璋非得以妖言惑众,给砍了不可。

    “呵。”

    刘虾仁冷笑一声道:“吃苦耐劳,这只是迫于无奈的选择。”

    “吃苦耐劳并不值得歌颂,相反的,这应该让我们感到愧疚!”

    身为后世来的他,最厌恶的就是吃苦耐劳,勤劳致富等等话语。

    科技永远是第一生产力。

    依靠耕牛和人力,一年到头耕种三四亩地,只能勉强温饱。

    但机械化耕种,却可以一个人,管理十亩地,甚至百亩地。

    做的更轻松,收获也更好。喜欢大明帝师,开局带老朱穿越明末请大家收藏:

第65章 与苍天为敌[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