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朱雄英最强三代目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章 大明税收为何这么少[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是要职,必须得选出新的尚书。”

    “哦,这事爷爷亲自决定就行了。”

    朱雄英打了个哈欠,转头又想回到轿子中继续睡觉,却被李公公一把抓过来。

    “陛下说了,今天无论如何你都得去上早朝!”

    朱雄英就这么被拖着,走进了奉天殿。

    奉天殿中,文武百官跟朱元璋都已经到位,朱雄英这才晃晃悠悠地,走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朱元璋瞟了朱雄英一眼,面不改色地说道:“那么户部尚书,就由郭桓暂替。”

    “吏部尚书,由李信接任。”

    “礼部尚书......刘仲质接任。”

    朱元璋直接将三部门的尚书,全部都定了下来。

    朱雄英听了之后,满脸的问号。

    不是说要新上任三位尚书,所以才把我叫来的吗?

    怎么我人还没到,你直接就宣布了?

    没等朱雄英反应过来,朱元璋又在龙椅上说道:“今日的奏报放到后面再说,朕今日想问众爱卿一个问题。”

    “我大明税收,如何才能提高?”

    眼下空印一案的贪官,已经除的差不多了,但即便算上他们贪污的粮食,大明的税收还是远远不如宋朝,也不如不久之前的元朝。

    这是堵在朱元璋心中的一块石头。

    凭什么宋朝跟元朝的税收,都能比大明多?

    我大明就比上面的两个朝廷差吗?

    朱雄英听到这个问题之后,方才知道,老朱为什么会把自己叫过来,原来是为了税收的事情。

    “陛下,我大明与宋元两朝不同。”

    刚刚升职的刘仲质,从群臣之中站了出来:“宋朝与元朝,都是经历过百十年的沉淀,税收才比大明高。”

    “眼下大明已经扫清了北元的障碍,北境一带的百姓可以安居乐业。”

    “假以时日,我大明的税收肯定会越来越高。”

    朱元璋表面上点了点头,但心中却对这个说法十分不满。

    你的意思是咱在北边打仗打错了吗?

    什么都不做,税收就能进兜里了!

    这话也就能说给昏君听一听,但朱元璋很明显不是昏君。

    他将目光看向一众大臣。

    这些大臣们都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

    进言?

    他们哪里懂这些!

    许久之后,又一名大臣站了出来。

    “陛下,臣以为,应该在刘大人所说的基础上,再加以一些措施,便能提高大明的税收。”

    说话之人,是刚刚升任户部尚书的郭桓。

    按照历史的走向,郭桓最多也就做到了户部侍郎。

    但因为朱雄英的出现,原本的户部尚书郭允道告老还乡了,郭桓倒是提前升上来了。

    “郭爱卿有何高见?”朱元璋淡淡地问道。

    “臣以为,要提高大明的赋税,那必须由各县官员,督促百姓耕种。”

    郭桓侃侃而谈:“百姓耕种积极了,粮食产量提高了,那我大明的赋税自然会提高。”

    “另外,县官员还要督促百姓开垦农田,农田越多了,那么百姓便能交上来更多的税!”喜欢大明:朱雄英最强三代目请大家收藏:

第14章 大明税收为何这么少[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