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大唐安西当大都护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8章 近战利器[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十个月很快过去,时间来到了大历六年(771)的十月上旬。

    何七的木匠营率先交货,将造好的一千辆偏厢车交割给王臣。

    到了交割的日期,王臣陪着马璘、郭昕等人前来木匠营区验货。

    但只见,木匠营区的空地上停满了上千辆偏厢车,这些偏厢车尺寸或许略有出入,但是样式绝对是王臣记忆中的偏厢车样式。

    何七在一边介绍:“大都护,公子,还有诸位将军,我们打造的偏厢车,车身连车辕总长一丈三尺(约四米)、宽一丈(约三米一)、高七尺(约两米一五),车重约六百斤。”

    “贤侄,这便是你在武刚车基础上改良的偏厢车?”马璘轻轻摩挲偏厢车的车身,然后像发现新大陆般说道,“武刚车只有前端有一块护板,你这车两侧皆有护板?护板上面还开了一个孔眼,不知这个孔眼有何用处?”

    “是给车载野战炮预留的射击孔。”王臣笑着说。

    “野战炮射击孔?”郭昕又问道,“就是你之前说的四寸炮以及六寸炮?”

    “正是。”王臣道,“铁匠营那边的铸炮任务应该也快完成了,等会儿就可以将四寸炮以及六寸炮安装到偏厢车上面进行试射。”

    段秀实忽然又说道:“这车的车辕好像也不一样?”

    “没错。”王臣答道,“偏厢车的车辕有锁止机构,可以前后拼接在一起。”

    说话间,何七已经开始做拼接演示,只见他带着人推过来第二辆偏厢车,通过车辕的锁止机构锁住第一辆车尾部,再把另一侧的护板拆下来,安装到空出的车辕上,便立刻形成一堵两米多高八米长的木墙。

    何七又带着人推过来第三辆偏厢车,木墙长度便从八米延长到了十二米。

    再推来第四辆偏厢车,这堵木板城墙的长度便又从十二米延长到十六米,之后以每辆车延长四米的增幅恒定延伸。

    一千辆偏厢车就足以拼接起一道四千米长的车墙,或边长一千米的车城。

    当年的戚家军就是靠着这样的车营,打得朵颜蒙古再不敢越过长城半步。

    不过戚家军的车营装备了大量鸟铳,但是并王臣不打算给安西军装备鸟铳。

    因为鸟铳或者说火绳枪的火力密度太低,相比弓箭并没有太大优势,只有装备了燧发枪的步兵才可以形成肩挨肩的密集步兵线列阵,火力密度足以碾压火绳枪,相比弓箭才能够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降维打击。

    【注明:我也觉得这样的介绍性文字太拖节奏】

    【但如果不介绍又缺了些说服力,所以只能尽量简明扼要】

    问题是,无论火绳枪还是燧发枪,技术难度不高,但是费工又费时。

    尤其是卷铳管加钻孔,一根枪管就要耗费一个熟练工至少一个半月,借用水力机械钻孔也不太现实,因为以大唐的技术水平,钻头都是非标件,借水力机械进行标准化生产就只能是痴人说梦,所以铳管只能依靠手搓。

    既然是手搓,那还不如直接造大炮。

    因为造枪和造炮的工时都是差不多的。

    每个月二十支燧发枪几乎没有什么卵

第258章 近战利器[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