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大唐安西当大都护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3章 吐蕃名将[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王臣说即便遭受吐蕃军阻击也不怕,并非吹牛,而是真有这个底气。

    因为孙铁炉所率领的铁匠营就没有停止过铸炮,在焉支山时在铸炮,到了敦煌之后也还是在不停的铸炮,不过生产效率跟之前还是差不多,每月铸炮十门左右。

    到现在为止,骆驼炮数量已经增加到了两百门,可以装备一个团了。

    有了一个团的炮兵,只要不碰上极寒或者下雨,野战就基本无敌了。

    达札路恭在安西的大军号称有十万,其实充其量也就两万吐蕃桂勇加八万奴从,也就是说真正有战斗力的吐蕃军最多也就两万人。

    当下王臣又命安狗儿取出安西舆图。

    拿角尺测了下距离,王臣接着说道:“从敦煌到龟兹相距大约两千里,不过焉耆镇仍旧还在我们安西军控制下,所以只要行至焉耆镇就可以得到粮草辎重的补给,所以携带十五日干粮以及料豆就足够了。”

    “还是只带骑兵吗?”段秀实问道。

    “对,骑兵速度快。”王臣点点头说,“只带五千骑兵加一千骆驼骑兵,再给五千骑兵配一万头骡子或驮马即可,这样就可以在半个月内抵达焉耆,年底之前就能抵达龟兹镇,然后龟兹之围就可以解围了。”

    “行,不过还得再加上一团陌刀兵。”马璘现在对王臣真是言听计从,又叮嘱孟睥道,“孟兵马使,你带着小儿辈跟贤侄一道去,遇到有什么事,替我多照看着些。”

    “喏!”孟睥叉手应了声喏,又说道,“末将纵然拼着自己的性命不要,也定会护王臣贤弟的周全。”

    这绝对是孟睥的肺腑之言。

    这是因为王臣的人格魅力,更是因为利益的捆绑。

    因为在安西军的大框架下,马王孟段姚等几大家的利益是高度一致的,属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高度捆绑关系,加上王臣的能力又极其出众,那么孟睥、姚令言还有段秀实公推王臣为安西军事实上的副统帅也就顺理成章。

    孟睥也确实愿意拿性命保护王臣安全。

    这不是为了他自己,而是为了老孟家。

    王臣闻言却哂然说:“老叔,还有老孟,你们这就是瞎操心,此去龟兹有五千骑兵和一千骆骆骑兵就已经足够,此战是毫无悬念的。”

    ……

    王臣认为龟兹之战毫无悬念,但是达札路恭显然不这么认为。

    达札路恭的资质其实很平庸,别说跟论钦陵这样的猛人相比,就是相比尚结息、尚赞摩这样的吐蕃将相都要不如。

    但是看过新唐书的人都知道达札路恭还有一个汉名,马重英。

    然而新唐书没有记载达札路恭为什么会有一个汉名?事实上,马重英不仅有一个汉名,而且还养了九个汉人奴从。

    这九个汉人奴从是他的奴从,也是军师。

    达札路恭很可能是古代唯一开创了真正意义上的参谋制度的武将,但凡打仗,他都会召集这九人参谋团开会讨论。

    攻陷于阗国和疏勒国就是参谋团的手笔。

    不过到了龟兹城下,参谋团终于遭到了安西军的顽强抵抗

第233章 吐蕃名将[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