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大唐安西当大都护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8章 唐军要跑?[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酒泉城外,回纥大军已经在讨赖河南岸扎下了大营。

    这会,移地健也在大帐之中跟阿斯兰核算后勤给养。

    之前想着快进快出,花一个月甚至半个月时间抢一波粮食财赀以及工匠妇孺牛羊,再然后在返回漠北之前教训一下药葛罗这个数典忘祖的败类,如果有可能的话,就直接把河西走廊并入回纥汗国的版图。

    移地健真有这野心。

    但他万万没想到最后居然打成了相持。

    这下,光靠随军携带的干粮就不够了。

    所以必须从胡啜葛氏部落调给养过来。

    除了给养,还要调攻城器械前来河西,尤其是炮弩。

    没有炮弩,回纥军队根本打不过唐军的那种骆驼炮。

    一个刻板印象是北方的游牧民族不会建造攻城器械,所以不擅长攻城,其实不然,从回纥汗国开始北方游牧民族就学会了建造各种攻城器械,尤其是炮弩。

    几百年后,回鹘人帮蒙古人建造的回回炮就是炮弩。

    回回炮并非杠杆式抛石机,而是弓弩式的弹射炮弩。

    回回炮的技术也不是来自什么阿拉伯,而是源自大唐。

    阿拉伯科技比大唐先进也不过是近代西方编造的谎言。

    近代西方编造这个谎言,就只是为了佐证西方中心论。

    因为近代西方突然阔了,所以总想给自己找个厉害的祖宗。

    因为古罗马和古希腊文明的破绽实在太明显,剑桥欧洲史也只敢从十字军东征说起,因为他们知道这之前的欧洲历史根本经不起推敲,所以才把目光转向阿拉伯。

    遗憾的是阿拉伯文明同样经不起推敲,这点,看考古发掘就知道了。

    对比中华文明和阿拉伯文明发掘的文物,就知道根本就不是一回事,一个种类齐全,数量庞大,脉络清晰,而且还可以从史籍中得到印证,另一个则大多都是孤例,也没有清晰脉络,基本都是断层,至于从史籍得到印证更是痴人说梦,因为在阿拔斯王朝之前阿拉伯世界甚至都没有纸,也没有学会用竹简或者木椟来书写典籍,所以用羊皮又或者泥板?莎草纸?就呵呵。

    总而言之一句话,回纥汗国的机械工程技术已经相当先进,不仅能打造各种攻城器械,甚至还能在天下山构建坎儿井这种工程。

    “宁寇堡的伏远弩、鹅车、木驴及炮弩等器械大约要半个月才能运到。”

    “不出现意外的话,一个月内当可以结束河西大战,最多也就两个月。”

    “这样的话,在大雪封路前我们肯定能返回牙帐城,妇孺就不会大量冻毙。”

    “所以我们必须提前准备好十万大军两个月的口粮,随军携带的醍醐、肉脯、胡饼加上马奶还可以支撑六七日,六七日后你们胡啜葛氏的第一批五万只羊也该赶到酒泉,不过仅仅五万只羊肯定是不够的,根本不够吃。”

    移地健默算了一下,又接着说道:“最少还要再赶二十万只羊来。”

    “可汗,二十五万只羊也太多了。”阿斯兰脸上流露出肉疼之色,要知道他们胡啜葛氏总共也就一百多万只羊,现在一下子就要吃掉二十万只。

    一下失去这么多羊,势必会对胡啜葛氏造成严重影响。

    如果今年遇到寒冬,胡啜葛氏就会出现大面积饿毙现象。

    “放心,我不会让你们胡啜葛氏吃亏的。”移地健又给了颗甜枣,说道,“等河西之战结束,缴获的粮食、丝绸、瓷器等各种财赀由你们胡啜葛氏直接取一半,还有工匠妇孺,也由你们胡啜葛氏先挑一半!”

    “可汗,此话当真?”阿斯兰闻言大喜。

    “当真。”移地健道,“我何时欺骗过你?”

    阿斯兰顿时不吱声了,可汗还真的从未骗过他。

第208章 唐军要跑?[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