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大唐安西当大都护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章 一箭退敌[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两位猛人都能够轻松的拉开两百斤的强弓。

    转念间,王臣就双手猛然发力,将战弓拉开。

    霎那间,整张战弓就已经被王臣拉成满月状。

    然而即便将弓拉满,王臣也没感觉有多费劲。

    甚至连着拉了三次,王臣也是脸不红心不跳。

    “公子果然天生神力,不愧是将门之后!”李九伯忍不住喝了声彩。

    董山和聚拢过来的民壮也跟着大声喝彩,崔河、郑乙等十八骑安西军则是愣在当场,在他们记忆中,王臣好像也就勉强拉开一百斤的硬弓。

    可现在,他竟然毫不费力的拉开了一百五十斤强弓。

    这怕是假的吧?崔河、郑乙等人忍不住暗暗的忖道,慕容谷种的这张战弓真有一百五十斤挽力?我怎么不太信呢?

    这时候,王臣已经扣了一支重箭并且再次把弓挽满。

    属于原主的骑射领悟及肌肉记忆瞬间开始发挥作用。

    王家毕竟是大唐将门,骑射就跟吃饭喝水般稀松平常。

    王臣虽不受家人待见,但还是打小练就了一身骑射本领,要不然也不能在短短不到两年内当上安西军的骑兵队长。

    “队头,那个披甲的!”

    “射那个披扎甲的吐蕃狗!”

    郑乙手指前方连声的叫喊起来。

    王臣从奴从中找到了那个披扎甲的吐蕃兵。

    不出意外的话,这人不是吐蕃武士就是仆从部落的首领。

    王臣再估算了一下距离,大约有一百多米,不到七十步。

    对于普通角弓,五十步就是直射最大射程,距离再远就只能够使用多人抛射的方式进行大面积覆盖式杀伤。

    但是像王臣手中这样的强弓,直射的最大射程就大得多。

    据战国策记载,楚国的神箭手养由基就能做到百步穿杨。

    楚国的一百步约等于唐代的七十步,所以还是有可能的。

    转念之间,王臣就已经锁定吐蕃兵,然后悄然松开弓弦。

    只听嗡的一声,扣于弦上的三棱重箭就已经闪电般射出,先是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抛物线,然后挟带着惊人的高速以及惯性,落向披甲的吐蕃兵。

    数秒之后,重箭就从空中疾坠而下,正中吐蕃兵的胸口。

    吐蕃兵虽然披了铁扎甲,但还是被攒落的破甲重箭整个贯穿。

    举着横刀往上走的吐蕃兵当即身体一僵,然后直挺挺的向后倒下。

    “彩!”看到这幕,不光是郑乙等安西军,堡墙上的民壮甚至李九伯也情不自禁的跟着大声喝彩,王家小郎的箭术甚至还在阿郎之上。

    这时,更让人意想不到的一幕突然间上演。

    在王臣一箭射杀披甲的吐蕃兵之后,旁边的吐蕃奴从一下就炸了锅,转身就跑。

    这些吐蕃奴从的溃逃很快就漫延到了全军,眨眼间,几百个吐蕃奴从就像受惊的羊群争先恐后的向着山下跑,只恨爷娘少生了两条腿。

    王臣也有些意外,历朝历代的史书上经常有一箭退敌的记载,最夸张的则要数薛仁贵三箭定天山,原本以为这只是虚构的故事,现在看来却似乎是真的,一位真正的猛将,真的可以三箭吓退十万大军!喜欢我在大唐安西当大都护请大家收藏:

第8章 一箭退敌[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