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新命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零九四章 旗帜[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快就从别人手中,接过了一杆象征金海镇明军陆上兵马的大旗,高举起来,紧随在杨振身后不远处。

    金海镇明军的旗帜,有许多种款式,比如有绣着兵种符号的营旗,有绣着将领姓氏的认旗,也有绣着两镇各路名头的路旗,还有各种令旗、行道旗等等。

    但有两面旗帜,是杨振强令在金海、登莱二镇各路的明军队伍当中通用的。

    一面是传统的黑布白星的北斗七星旗,是金海和登莱所有明军水师,必须统一使用的旗帜。

    另一面则是红布金星的北斗七星旗,则是金海和登莱所有明军陆师,必须统一使用的旗帜。

    也是所有各路步骑炮兵,在他们拥有的五花八门的各种自有旗帜之上,唯一共同的旗帜。

    这也是他们共同属于杨振麾下兵马的唯一象征。

    杨振早就希望能统一军旗军令,但到目前为止,军令基本上统一了,但是军旗标志却只能统一到目前这个程度了。

    大明尚赤,国姓是朱,也是红色,所以以红色为底色,打出一面红旗符合所有人的预期。

    当然,也符合杨振这个后世之人的审美。

    至于为何是北斗七星,而不是龙,或者凤,或者别的祥瑞图案,则是杨振几番考虑后的结果。

    五星肯定是不敢用了。

    至于龙,或者凤,杨振也不能用。

    与此相应的是,辽东在北方,用北斗七星也符合这个时代的民间信仰。

    比如这个时代的明军北方水师都挂有黑色七星旗,就是这个道理。

    有了这个先例,杨振也懒得多费脑细胞,直接照搬过来,搞了一面长方形的红底金星的北斗七星旗,让所有隶属金海、登莱二镇的陆上兵马有了一面共同的旗帜。

    对于这面旗帜,多尔衮当然同样熟悉。

    因为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他几乎每天都会接到打着这面旗帜的明军队伍北上进攻的消息。

    就在前几天,他甚至冒险出城,亲自抵达连云岛附近海岸,观察连云岛上的敌情,亲眼看到过跟这面斗柄西指迎风招展的旗帜一样的军旗。

    “硕托跟我来,其他人留在这里,不要生事!”

    被人群簇拥着的多尔衮,语气平静的丢下这样一句话,抖动手中缰绳,身下大马立刻缓步向前,哒哒哒哒,朝着桥头走去。

    而在他后面,硕托也是翻身上了马,一手持盾,一手打着一面正白旗的白底会有云龙图案的旗帜,紧随其后。

    汤池河不是什么大河,河面并不太宽,主河道最多也就两箭之地的样子。

    河水也不太深,并不是水量丰沛的时候,有一些浅滩乱石,都裸露在水面之上了。

    杨振到达桥头的时候,刘文炤已经带着人把桥面铺设好了,只留了河面正中间的一处空着。

    杨振到来,众人退后,包括李明时也打着旗帜,停在了桥头。

    而杨振眼见多尔衮骑马上了桥面,朝着自己哒哒而来,当下也没有犹豫,径直策马向前行去。

    桥面的宽度,约有两扇门板的样子,并不窄,想必当年初建的时候,也考虑到了车辆的通行,起码能让一辆马拉大车通过。

    杨振骑马上桥,沿着新铺的桥面,走到了不能再往前的地方,与对面的多尔衮之间隔着大约一丈左右的距离。

    而早退一步到达断桥处另一侧的多尔衮,则一动不动的骑在马上,远远地观察着杨振。

    “你就是杨振?”

    多尔衮既没有下马,也没有向杨振讲明自己的身份,而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直接开口询问,仿佛杨振是来拜见他的一样。

    这么做,多少显得有些无礼,不过考虑到双方本就是敌人,杨振也就不多计较了。

    不过,眼见对方既然这样,杨振当然也不会跟他客气什么,于是立刻说道:

    “没错。我就是杨振。至于你,想必就是清国八旗正白旗旗主多尔衮了吧?”

    “你本人比我想象的年轻。”

    多尔衮并没有回答杨振的反问,仿佛根本没有听见杨振的反问一样,而是完全不按套路出牌的谈起了他对杨振的观感。

    而杨振听到这话,倒是认真打量了一下对面的多尔衮。喜欢大明新命记请大家收藏:

第一零九四章 旗帜[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