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新命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95章 要走[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行营辕门外面也不是说话的地方,杨振见他们这样,也不便多说什么,当下冲他们两个点点头,随后便将目光转到了迎候着的其他人身上。

    这个时候,杨振就看见单膝跪地,跪在祖克勇侧后方的副将俞亮泰,

    抬起头冲自己拱手说道:

    “卑职恭喜都督,贺喜都督!都督此番丰功伟业,已经直超当年东江毛大帅了!卑职等得附骥尾,不胜荣幸之至!”

    原来俞亮泰见杨振目光看向自己,当下便一边行了下属拜见上官之礼,一边如同他人一样送上了自己的恭贺溢美之词。

    俞亮泰出身东江,

    其在结识杨振并投效杨振之前,

    最敬仰的人物就是毛文龙。

    是以在结识杨振投效杨振之后,他也总是拿杨振跟当年的东江大帅毛文龙对比。

    包括他向杨振提出的各种建议,也总是以当年毛文龙的各种作为当参照,希望杨振能够效仿。

    比如在攻打镇江堡城这件事情上面,俞亮泰之所以支持杨振这个极其冒险的决策,很大程度就是因为这个事情毛文龙也曾经做过。

    当然了,毛文龙当年在城中内应的帮助下勇夺镇江堡城,虽然一战成名,名震天下,但是他们夺下镇江堡城之后并没有坚守多久,实际上很快就又被当时的后金军给夺回去了。

    就此而言,杨振这一次夺下镇江堡城并且坚守几个月,最后不仅成功击退了清虏伪帝黄台吉亲率的大军,而且斩获颇丰,这个情况已经远远超过当年毛文龙的所谓英雄壮举奇侠绝伦了。

    也因此,在俞亮泰的心目当中,

    此时拿下镇江堡并且守住了镇江堡的杨振杨都督,已经彻底超越了当年的东江大帅毛文龙。

    “你这可是过誉了,与当年毛帅相比,本都督差之远已!”

    虽然杨振心里也认为自己已经超越了毛文龙,可是当着在场众多前东江将领的面儿,他还不能这样托大。

    毕竟毛文龙在前东江镇出身诸将的心目之中,那可是祖宗神牌一样的存在,轻易容不得亵渎。

    杨振说着话,笑着上前将俞亮泰也搀扶了起来,紧接着就将目光转向了旁边单膝跪地见礼的人。

    其中一个,是杨振已经熟悉的林庆业,

    而另一个身材敦实的中年汉子则看起来十分面生。

    只见他头上戴着一顶古怪的暖帽,鬓角刮得干干净净,

    跪在林庆业侧后,

    正目光炯炯地看着杨振。

    “林统御,这位是?”

    林庆业同样已有数月未见杨振,没有能够参加镇江堡城的守卫之战,

    让他心里颇为遗憾。

    此时他听了别人对杨振的各种溢美之辞,

    心中同样也有许多话要说,

    然而就在他即将开口之际,却被杨振的问话给打断了。

    “这个——,这个是安五伦安佐郎,

    乃是沈兵判帐下,哦不,

    是沈都元帅从平壌城派来拜见都督的行人!”

    “安五伦?竟是沈都元帅帐下行人!林统御快快请起,安佐郎安先生快快请起!”

    杨振是知道安五伦这个名字的,只是从来没见过,人和名字对不上号罢了。

    如今听了林庆业的介绍,再去看那个安五伦,只见他四方大脸,身材敦实,看起来孔武有力,却没想到是个竟然是佐郎文官,做着沈器远帐下行人的职司。

    杨振很清楚,开府一方的大人物其帐下行人角色,通常都是由其心腹干将或者心腹幕僚出任。

    而眼前这个安五伦显然就是如此,如果不是沈器远的心腹幕僚,恐怕也不敢将他派到自己这边来见面。

    是以杨振在话里话外,对他也表现出了格外的客气。

    “安佐郎,这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杨都督了!你一直想见而不得,如今就在眼前,还不赶紧见礼?”

    林庆业见杨振对安五伦甚是客气,同时杨振的关注点已经转到了安五伦的身上,当下也收起了自己已经到嘴边的客套话,转而督促起安五伦来了。

    “在下沈都元帅帐下行人安五伦,拜见都督,沈都元帅得闻镇江堡消息,特遣在下前来恭贺都督屡战屡胜,取得镇江堡大捷!”

    “呵呵,沈都元帅客气了,安先生远来辛苦了。本都督早就听说过你,你是本都督麾下忠义归明军都指挥使安应昌的族兄,本都督说的可对?”

    面对安五伦的拜见,杨振坦然受之,然后对他说了这样一番话,随即在其惊讶莫名之中,将其从地上搀扶起来。

    同样,杨振将安五伦扶起之后,马上躬身将林庆业也扶了起来,同时对其率领水师船队前往清川江口、平壌西海接应沈器成等人撤离的行动褒奖有加。

    而杨振与新来的众人见礼完毕,闻讯而来的其他各路将领也都差不多到齐了,彼此相互招呼寒暄了一阵。

    刚刚被杨振点名提到的安应昌,也从西门外安置大批朝人丁壮妇孺俘获的原清虏营地里打

第895章 要走[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