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樊楼对(中)[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其派丁少者,亦必有田者也。”当然士绅一体纳粮这个政策,暂时还不适合说出来,当然不同于明朝,在大启朝士绅虽然有一定的优惠,士绅还是要纳粮的,为了改革的顺利,能少动一点他人的利益,就要少动一点,毕竟从来都不会缺乏绥靖派,只要不要逼得太死,温水煮青蛙之下,才是变革的上上之选。
“小友当真是好计划,一方面土地兼并多的人,就会交出更多的税收,另外一方面,取消了那些人的户籍限制,那么他们就能从事更多的行业了,这样子老百姓的生活就更多了,但是那个问题还是没有解决,人人都去做其他事情了,那么粮食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还是那句话,饭是一口口吃的,具体问题还要具体分析,这些东西都太多了,太师大人您知道在下和福康公主两人联合成立的皇家银行?”
“这个我知道了,本官在大启银行里面还有存款。可是这个粮食又有什么关系,商人不从事生产,粮食还是不会增加的。反而因为很多人脱离了商业,可能出现粮食危机。”
“成立皇商,皇家进入市场,通过皇家的权利,把控这个市场,进行宏观调控。”
“皇商,宏观调控?”
“还是要说粮食问题,如何提高生产力。”
“方法有二,第一方面改进生产力,太师大人您知道远古时期耕地需要多少人,现在耕地又需要多少人,曲辕犁的发明,提高了非常多的生产力,如果,我是说如果,某一天一个工具可以让2、3个人就能治理50亩土地的时候,就不需要那么多的人了。”
“第二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太师大人有没有想过直接免去农业税。”
这一次刘沆直接打断李星群的话满是震惊:“免去农业税,你怎么可能会提出这个想法?”
李星群安抚说:“太师您先不要着急,听我说完,学生知道学生的想法有些惊世骇俗,但是您听学生说完之后,就知道了学生这样做的合理性。”
“好!本官强行忍下,听你说完。暂且听你说完,要是说不出一个一二三出来,那就别怪本官对你不客气了,到时候灭掉你们李家,你也不要怪本官了。”
李星群心里一惊,他也知道到现在为止,这件话题已经止不住了,今天要是不能说出一个让对方满意的成果的话,可能今天也就交待在这里了,李星群佯作镇静的说:“是这样的,大人您知道生产一匹丝绸可以赚多少钱吗?而一亩地的粮食产量又是多少?一亩茶叶的价格又是多少?又有多少的地适合耕种。俗话说得好,天下熙熙,皆为利往,天下攘攘,皆为利去。那么是不是很多人都会选择去经商?而茶叶商人,需要有人去采茶,丝绸商人需要工人去加工出丝绸,这些都是能赚钱的地方,普通百姓都能有求生的营计了。至于朝政的收入,我们可以新开一个税收,叫个人所得税,凡是收入在某个数字之上,就要叫税,具体在哪个数字上,要看户部根据收入情况具体调整,而且个人所得税是可以阶梯型调整的,每高一个层次就额外加收百分之五,最高征收在百分之50,收入的越多,那么缴纳的税就越多,为了保证税收的运行,还需要成立一个专门的税收机构,这个机构的权限必须要大,不能因为是管理税收,就落在户部之下,必须要在六部之上,才能保证税收机制的落下。而农业税也是在个人所得税推行之后,才会废除,这样的好处就是提高那些从农人士的收入,他们就会有耕地的积极性。”
“简而言之,就是先搞摊丁入亩,等大量的农业人员离开了土地之后,成立皇商,那些官员子弟因为不想多缴纳税收,皇商出面收回大部分被兼并的土地,这些土地必然都是适合耕种的良田。”
“你的意思是说让皇商来种地?”
“没错,皇商是承担国家职责的商会,主要是国家对市场的调控,至于调控怎么调控,我们用粮食举例,在丰年的时候,皇商大量收集粮食,等到灾年的时候,皇商大量出售粮食,保证世面的价格。”
“可是这样的话,皇商不就不能赚钱了?”
“我说了这是进入市场调控的机构,并不是说让皇商去赚钱,皇商必然会亏钱,但是您想过没有,这样的经营方式会不会比户部合理许多?户部救灾钱粮发放下去,中间要经过各级官员层层剥削,真正落在灾区的能有3分之1都不错了。而皇商就不一样了,直接朝廷下达命令给皇商的掌柜,皇商动用库存的粮食,直接下达到灾区。”
“那皇商需要囤积多少的粮食?”
“两年,至少两年,要够整个大启全国上下使用的粮食。两年以上的粮食可以用市场价卖出去,但两年之内的粮食必须在库存起来,这些仓库可以建立在各大路的主城之内,皇商也必须要有基础的行政协商权利,但又要和朝廷绝对的分开,大概说来,就是皇商有需求就直通皇帝或者皇帝指派的军机处,他们协商处理好后,在下达给地方,而皇商不能和地方自己勾连,至于皇商的仓库可以让府之内安排。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一旦发现某一个仓库发现拨不出粮食的时候,那么就能杀皇商的全家。当然待遇是要给够的,皇商的工资都是通过户部拨款,在皇商当认大掌柜之后,可以直接进入中央当官,最后直接成为侍郎。”
第130章 樊楼对(中)[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