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春秋晋国风云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5章 结草衔环之典故[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的人们是很迷信的,魏颗的话得到了晋景公的认可,也得到了朝堂上所有人的认同。

    于是,就被作为真实的事而记载于史料。

    一场规模不算太大的战役,却被史料如此看重予以这样的记录,里面还有一个关键因素,那便是这次辅地之战的战略意义。

    因为辅地之战取得胜利,使晋国进一步巩固了对河西地区的防守,也即黄河以西至如今的陕西省东部地区。

    河西地区,在春秋战国历史上是一个着名的战略要地,秦国要东进中原,必须得夺取河西,从而实现与晋国以黄河为界。

    想当年,秦穆公为图谋东进,扶助了公子夷吾即晋襄公回国即位,条件就是河西地区。

    秦国取得对晋韩原之战后,秦穆公不但从晋国手里割取了河西地区,还趁机强取了河东五城,将晋秦边境扩张到晋国境内,将黄河变成了秦国内河。

    但秦国国力毕竟有限,无力管辖河东五城,于是便归还给了晋国。

    到了现在,连河西都属于了晋国,看来,这些年秦国确实被晋国压得抬不起头来。

    围绕着这个河西地区,后来的战国时代,秦魏之间展开了激烈争夺。

    正因为河西地区的战略意义重大,所以晋景公对魏颗在辅地之役取得胜利非常满意。

    魏颗则借这个机会告诉所有人:其实自己是有如神助的,没有这个梦,自己取胜是难的。

    但你相信吗?

    至少很多人是不相信这种托梦的说法的。

    所以,这应该是魏颗的一种伎俩!

    但,正是这种伎俩,使中华成语文化库产生了一个叫结草衔环的成语!

    结草衔环,是两个部分组成的,一个是结草,即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指的便是魏颗在辅地之战中得到了被他救出的父亲小妾之父的报答。

    一个是衔环,指嘴里衔着玉环,也是指报恩的意思。

    两个部分组合起来便是结草衔环,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只是这两个部分发生的历史典故是属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一个是春秋时期,一个是西汉末期。

    据说,西汉末年,有个叫杨宝的普通山野百姓,小时候偶遇一只黄雀受伤倒在地上。

    杨宝看着奄奄一息的黄雀,着实不忍,便把黄雀带回家治伤。直到三个多月后,黄雀才完全康复后飞走了。

    晚上,杨宝做了一个梦,有一个黄衣童子自称是西王母的使者口衔4枚白环来见他。

    黄衣童子对杨宝说:“我将令您的子孙将来都会像白环一样珍贵洁白,位列三公。”

    后来,杨宝的儿子杨震、孙子杨秉、曾孙杨赐和玄孙杨彪果然都在东汉飞黄腾达。

    直到三国开启,曹操阵营里的主簿杨修,就是杨宝的后代。

    这里同样又是以梦说事,我们也就姑妄言之姑妄听之好了。但不管如何,这个时候的魏颗好心必有好报,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结草衔环成语典故。喜欢春秋晋国风云请大家收藏:

第205章 结草衔环之典故[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