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春秋晋国风云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8章 秦晋韩原之战(2)[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晋国开这一战,想必已经作足了准备,又何必搞什么“您的命令,寡人怎么敢不服从”之类的套话呢?

    这,就是当时贵族战争的表现形式之一。

    晋惠公看到秦穆公的军队后,心下大定:小样,就这点兵马?

    所以他的台词便是威胁恐吓类的:你秦国佬赶快撤军,否则就要挨揍了。

    秦穆公虽然说得那么客气,但在秦国将士听来,完全是自己的主公已经到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地步了。

    现在,虽然是我们秦国主动来攻打你晋国,但这个是必须的,咱老秦人真那么好欺负么?

    那就决一死战吧!

    所以,秦军士气特别高涨。

    在秦军将士们的怒目相向中,韩简没话可说,他拨转车头回到晋惠公前。

    晋惠公问道:“怎么说?大夫觉得秦军如何?”

    韩简叹了一口气,道:“不瞒主公,虽然咱们兵力超过人家一倍,但能够真正有战斗力的,人家秦军至少是我们的一倍。”

    晋惠公一听便很不高兴,心道:这什么话啊,有多少将士,明摆着在这里。秦国人来侵犯我国,全军将士当然是同仇敌忾了。你韩简哪根筋搭错了,凭什么说我军战斗力不足?

    晋惠公心下不喜,但战争可由不得你喜不喜,肯定是要开始的。

    按照贵族战的标准模式,双方擂鼓,全军呐喊,然后战车先冲。一场车对车、士对士的战役在韩原打响了。

    韩原,今陕西韩城一带。这场战役对秦国来讲是一场拼了身家性命的战役,只许胜不许败。

    秦穆公不是愣头青,他为这场战役作足了准备,关键是士气上的准备。

    要知道,当时是晋国远远强于秦国。我们所认为的强秦,那是在战国时期经历了商鞅变法后,秦国才一点点强大起来。

    晋国与秦国同样处于戎狄包围下,长期以来一直与戎狄作战,战斗力指数非同小可。

    再加上人口众多,国力强劲,这也正是晋惠公敢于屡次三番失信于秦国的底气。

    在晋惠公看来,反正你秦国没什么花头,寡人就欺负了你骗了你又如何?就把你气得北斗转南又如何?

    秦穆公呢?

    当晋惠公即位后,便不打算给予河西五城时,秦穆公虽然很失望,但确实无可奈何。

    因为这毕竟是自己向人家要的,是人家晋惠公还是流浪汉时对秦国的贿赂。

    人家失信,不愿给自己,自己又有什么办法?至少自己不能强讨吧。

    但不管如何,秦穆公积累了第一重正义:你晋国失信,咱秦国忠厚,不跟你一般见识。

    正因为如此,秦穆公不敢得罪晋国,再加上夫人又是晋国公主穆姬,所以,当晋国发生自然灾害闹饥荒时,秦穆公必须支援晋国。

    于是,秦穆公将战略储备粮支援给晋国,又积累了第二重正义:你晋国邻居有难,咱秦国以德报怨。

    当秦国发生饥荒,晋国非但不支援粮食,反而挑动边境搞摩擦,并岀兵攻打秦国,秦穆公终于积累了第三重正义:

    你晋国实在太过分了,咱老秦人也是有血性的,明知你强大,但咱还是要跟你讲讲道理。

    这个讲道理,便是大家打一架。

    这一架,正是秦穆公积累了三重正义以后,为全体秦国军民鼓动的最高级别的士气。

    当时的春秋战场上,士气,当然是第一武器。喜欢春秋晋国风云请大家收藏:

第58章 秦晋韩原之战(2)[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