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新战国七雄:赵国崛起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5章 秦地新局·纵横捭阖之变[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赵王收下楚国送来的“诚意”粮草,朝堂上下却无人敢松懈分毫。

    这看似和平的献礼背后,实则暗潮汹涌,各方势力盘根错节。

    秦地仿若一座隐于迷雾中的棋局,赵国执棋之手稍动,便引得满盘风云变幻。

    邯郸城内,兵营校场中士卒操练之声震耳欲聋。

    新兵们依照新式军制训练,已颇具成效。

    他们手持利刃,阵法变幻间整齐有序,不再是往昔仓促抓丁凑数的散兵游勇。

    营帐内,兵卒们围坐研习兵法,沙盘之上模拟战局。

    你来我往地推演着各种战术,讨论声此起彼伏。

    廉颇穿梭于各营,目光如炬,不放过任何细节。

    见有战术配合精妙之处,他微微点头赞许。

    偶遇懈怠疏忽,当即怒目呵斥、纠正指导。

    后勤工坊里,铁匠们挥汗如雨,锤打锻造之声不绝,新式兵器源源不断产出,铠甲工艺改良,更为轻便坚韧。

    军史官们日夜忙碌,如实记录军功、违纪诸事,军中奖惩榜定期更新,激励与警示双管齐下。

    士卒们皆憋足一股劲,盼着战场立功、光宗耀祖。

    同时,赵国大力扶持农桑。秦地肥沃土地经重新规划开垦,水渠纵横交错。

    引水源灌溉农田,农官亲赴乡间指导耕种,良种推广、新农具分发,粮食产量稳步攀升。

    纺织工坊内,织女们飞梭走线,精美的丝织品不仅满足国内所需,还成为贸易抢手货,充实国库财力,为强军之路奠定坚实根基。

    魏国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压抑。魏王仍对赵国崛起心存忌惮,虽忌惮却也不愿轻易沦为他国棋子,卷入无端战火。

    朝堂商议多日,定下明暗双策。明面上。

    魏国使者频繁出使各国,宣扬“和平共处、共商秦地发展”理念,倡议各国放下猜忌,重开秦地商贸大集,互通有无、均分利益。

    暗中,却加急训练一支精锐“铁卫”,隐匿于秦地魏属郡县,装备精良、训练严苛,专司刺探赵国军情、破坏关键军备设施。

    一日,魏使入赵都邯郸,向赵王呈上精美礼单,笑意盈盈说道:“赵王陛下,秦地经此一劫,民生凋敝,魏国愿与贵国携手,重启旧商路,再兴往日繁华。这礼单是我国一点心意,望陛下笑纳。”

    赵王不动声色,寒暄几句后收下礼单,心底却对魏国意图捉摸不透,密令廉颇加派人手紧盯魏境动静。

    韩国地处秦地周边列强夹缝间,生存艰难却向来狡黠。韩王知晓赵国变强或可为自身撑起一片“庇佑天棚”,免受齐、魏欺凌。

    可又怕彻底得罪他国,遭联合打压。于是,韩军扩充军备动作悄然进行,新式弩箭研发、山地作战兵卒特训紧锣密鼓。

    外交上,韩使周旋于各国,送出模棱两可承诺,时而向齐国表忠心愿出兵“制衡”赵国,时而密会赵臣,奉上关键情报,换取赵国军事庇护承诺。

    秦地边境小镇,韩军秘密营地灯火昏暗。韩将压低声音向士卒训话:“都给我警醒着!如今局势瞬息万变,咱既要防着他国突袭,还得瞅准时机捞好处,谁要是掉链子,军法处置!”言语间满是夹缝求生的谨慎与决绝。

    楚国地域辽阔、兵力雄厚,对秦地垂涎已久,见赵国势头猛,心生妒意却不甘示弱。

    朝堂之上,楚王高坐,目光阴冷:“

第135章 秦地新局·纵横捭阖之变[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