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塞音老仙闹大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章 了凡来了[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家为何不着急搞雕版了。

    “你辛苦了,切记以后做事不可太过操切,身体要紧。”

    刘学勤拍拍了凡的肩膀,这位大龄弟子令他有些感动,于是便要将这款油墨以了凡的名字命名。

    不料却被了凡婉拒。

    “是这样的,要是可以的话,我想用【伏龙】这个牌子。一是为了感念先师创建伏龙观;二是此油墨乃是我与本思共同完成。”

    刘学勤自无不可,当即应允。

    考虑到机器印书在当今是独一份的买卖,所以道场不急着将印刷机和油墨进行产品化,好歹将印书这份红利吃到再说。

    将印刷机安装调试之后,书局便开始试车。

    效果令杨寓、钟鸣在内的书局员工惊掉下巴,一天印刷了两万张纸!

    除了偶尔出现机器卡壳的情况,多数都是因为吃纸引起的卡纸,排出倒不怎么困难。

    特别是这活儿干起来轻松,机器几乎是二十四小时不停在转。

    只需要吃饭的时候停一下,给转轴降降温。还有排版需要花费几个小时,所以最有效率的法子是一天只印一页。

    但这意味着一次要印出两万册!

    秦州乃至陕西的市场明显吃不下这么大的量,这就需要有行商往全国各地分销才行。

    刘学勤与杨寓、了凡等人开了个会,决定印书和广告同时进行。

    所谓广告,就是请了一些说书人,在各家茶楼酒肆说书。

    只说第一册内容,而整套书排版下来,预计分为八册。

    一册差不多六万字左右,按照二百四十字每页计算,约二百五十页。

    这是比较符合明人阅读习惯的排版方式,主要是参考杨寓等业内人员的意见。

    最大的不同,是用横版替代竖版。这也是刘学勤以一己之力,撬动时人习惯的尝试,毕竟横版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起码那些化学方程式,数学算式之类,你就没法用竖版写。

    这样一册书的成本还不到五钱,零售价是一两五钱,给书商的批发价,则是从一两至一两二钱不等。

    说书只进行了七八天,好像发酵开了似的,每天来龙门书局的人快把门槛踏破了。

    有来买书的,有催更的,还有送刀片的。

    东关街道的书商们更是闻风而动,整日价将书局堵得水泄不通。

    原本以为拖后腿的插画,进度反倒跑在了前头。

    一册书只有六七幅画,雕版在刘学勤写书的时候就在制作了,如今第一册的雕版已经刻好,钟鸣领着两个匠人也能翻出几百页。

    最后第一册的内容一改再改,被压缩到了原来的三分之一,只有一百多页。

    虽然音峰已经在加班加点生产新的印刷机,可是这是纯手工制造,速度根本快不起来。

    直到九月初七,第二台印刷机才送了过来。

    好在刘学勤及时提出【活字共享】的概念,将这个最拖时间的制程大大压缩,第三台印刷机预计九月中旬就能到位。

    但刘学勤实在等不下去了,道场那头捎来了坏消息。

    新来的知县要提橡胶草的价格,熊天球过去理论,被知县打了板子!

    真是奇耻大辱!

    更令刘学勤狐疑的是,二舅马宝河被调到大宁府(今内蒙古宁城县)担任副守备。这地方属于北平布政使司管辖,却是在燕王朱棣的地头上。

    根据二舅捎来的手书看,他本人事先没有得到丁点儿讯息,对此行福祸也吃不准。

    明面上看副守备比千户高了一级,可他这是个管屯田的官,手里几乎没有了兵权,根本是个苦差事。喜欢塞音老仙闹大明请大家收藏:

第20章 了凡来了[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