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开局覆灭辽东女真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7章 西北之谈[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夜幕下的乾清宫灯火通明,宛如一片白昼。

    殿内,司礼监掌印太监张诚微微半躬着身子,准备随时听旨。

    内阁首辅申时行与兵部尚书梁梦龙,二人严肃的站着,一脸的郑重。

    朱翊钧翻看着西北送来的军报。

    皇宫中规矩大,入夜之后鲜少有人喧哗,加之夜里本就安静,可随着西北军报的到来,这份安静,却显得格格不入。

    海虏火落赤率众寇边,挂都督佥事衔的副总兵李联芳战死。

    如此级别的武官战死,二十年来,还是头一遭。

    良久,终是朱翊钧的声音打破了这份瘆人的安静。

    “万历十七年十月二十日,三边总督梅友松上奏,甘肃孤悬河东,积衰未振,海虏蠢蠢欲动。朕责令兵部差人至西北,会同陕西三边督抚整饬兵备。”

    “虏酋款贡多年,各边修守防抚,自应安静无虞。可近来陕西、甘肃、洮岷等处屡报虏寇,屡有损失。今时,更是有副总兵李联芳战死,西北局势,如何糜烂至此?”

    兵部尚书梁梦龙立刻躬身,“回禀皇上,自隆庆五年俺答受封以来,各地虏寇称臣款贡,互市不绝,北境不见兵革。”

    “只是洮河边外,具是番部,熟番中茶纳马,历来恭顺。生番不通王化,虽有作乱,不过纤芥而已。”

    “自胡虏入西海,抢夺番部,其唯恐我大明救援,故频频寇边。”

    “海虏活动于番地,我军一旦出击,海虏便向番地深处遁去,我军实在力有未逮。”

    “且西北局势近年来愈发严峻,海虏、松虏、套虏,频频犯边,虽未有大规模战事,然却狼烟不断。”

    “甘肃边墙及大小城池堡垒皆列阵于北,于南的西海之地,几无城镇。海虏于南突击,我军疲于应付。”

    “臣等究其缘由,海虏虽名为抢番,然其向来奸诈,实则怕是觊觎西北。”

    海虏,是活动于青海的蒙古部落。

    松虏,是活动于大小松山的蒙古部落。

    套虏,是活动于河套地区的蒙古部落。

    套虏,虽然是活动在河套地区,但是,倒不是说他们占据了河套地区,而是河套地区是明军与蒙古部落的共同活动范围。

    因为河套地区的生态环境已经恶化,不适合生存。

    地理环境在不同时期是不同的,明朝的河套地区,跟戈壁滩差不多,蒙古人放牧都瞧不上这地。

    等到清朝时,气候变暖,黄河改道,这里的生态环境才变得好起来。

    不能拿某一个历史时期下水草丰茂的河套地区,强行套在所有的历史时期。

    古人不傻,要是明朝时河套地区是块好地方,明军早就占了。就像辽东一样,辽东但凡是好一点地方,全在辽东边墙之内。

    嘉靖年间的三边总督曾铣,他并不是单纯的因为要收复河套被论死的。

    起初,曾铣上报,用很少的预算就能够收复河套。花小钱办大事,嘉靖年间自然高兴。

    结果,曾铣筹备收复河套期间,多次向朝廷索要钱粮,一次比一次要的多,远远超过最初上报的数字。

    而且,收复河套之后明军如何驻守,曾铣想的就有点过于天真了,甚至可以说有点异想天开。

    曾铣收复河套的计划,和明末袁崇焕五年平辽有点相同的味道。

    就河套地区的生态环境而言,明军收复之后,根本守不住。像翁万达等官员就反对曾铣收复河套的计划。

    嘉靖皇帝那么聪明的一个人,结果让曾铣玩了这么一出,一辈子

第257章 西北之谈[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