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开局覆灭辽东女真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3章 借题发挥[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人无完人,只要想,总是能够挑出错来。

    汉文帝是明君,是圣君,但他也是人,也有缺点。

    朱翊钧以一首《贾生》,问住了雒于仁。

    “汉初,吕后擅权,为操纵权势,以吕氏女嫁与刘姓宗亲。你是饱读诗书之人,想必知道汉文帝的出身。你觉得他能抗衡权势滔天的吕后吗?”

    “可代王王后,在史书中只有区区数字,没有陵园,没有追封,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来。”

    “在汉文帝登基之后,他的原配王后所生的三个儿子在两个月内接连病逝。”

    “司马迁编纂《史记》,写鸿门宴这一篇时,其中的详细经过他询问了樊哙的孙子樊他广。连鸿门宴这种楚汉之争时的事都可以通过询问他人得知,难道代王王后姓字名谁当时就无一人知晓?”

    “汉文帝如此明君尚且有如此晦涩之事,其他君主自不必再多叙述了。”

    “朕不敢比汉文帝,可也不会承受你这种无端猜忌!”

    “艳彼妖姬,寝兴在侧,启宠纳侮,争妍误国。成汤不迩,享有遐寿。进药陛下,内嬖勿厚。这是你《酒箴》中的原句。你的这剂药,朕也用不到。”

    “至于你在后文中说朕专宠郑氏,以至储位应建而未建。储君之事,我大明朝自有礼制,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兄终弟及。朕儿时便背得下《皇明祖训》,礼法之事,朕知道的不比你少。”

    “朕现在只想问你一件事,你在奏疏中说朕专宠郑氏,从何说起?”

    “是你擅自看过起居注?是你潜入过后宫?还是内廷中有人与你勾结?”

    这三问,摊上哪一个都得掉一层皮。

    雒于仁就算是再有气节,可面对皇帝的这三问,也不得不低头。

    “是臣猜测得知。”

    “猜测?”朱翊钧直直的盯着雒于仁。

    “仅凭猜测你就如此言之凿凿的上疏谏言?仅凭猜测你就敢擅议储位之事?”

    “大理寺是什么地方?是审案子的地方!你是大理寺左评事,难道你平时审问案子,都是靠凭空猜测不成!”

    “若是仅凭猜测就能断事,那还要刑部干什么!还要都察院干什么!还要大理寺干什么!”

    “若是真能凭猜测断事,且断案如神,雒于仁,朕不吝封你大明第一神探。”

    “可你能吗?”

    朱翊钧现在已经将雒于仁拉到了自己的逻辑中,在我朱皇帝的逻辑中,你雒于仁还能赢得了我朱皇帝?

    雒于仁的逻辑是,皇帝称病不上朝,懈怠朝政就是因为酒色财气。

    要是和雒于仁辩解,正常来讲,就得论证自己没有沾酒色财气四个字。可这样,就陷入到对方的逻辑中,其结果往往是越描越黑。

    朱翊钧反其道而行之,不能论证对方的话,得让对方论证自己的话。

    好色,谁不好色?但这个不宜展开。

    你雒于仁不是说我朱皇帝好色,专宠郑氏吗,那好,我问你,后宫的事你了解的那么清楚,你是从哪了解的?

    雒于仁面对的是皇帝,很多话不好说,也不能说,自然而然的就会被朱翊钧牵着鼻子走。

    如今,雒于仁已然落入下风,只能伏地请罪,“臣,死罪。”

    “罪,需由刑部、都察院、大理寺认定,朕不会和你一样凭猜测断事。你若真的有罪,有司自会治你的罪。你若真的无罪,谁都冤枉不了你。”

    “现在,接着看你的奏疏。”

    朱翊钧手捧奏疏,很快就扫到了《财箴》。

    “竞彼锣镣,锱铢必尽,公帑称盈,私家悬罄。”

    说着,朱翊钧直接将奏疏扔在书案上。

    “你说朕锱铢必尽以至私家悬罄,可朕何曾向百姓增加过一分一毫的赋税?”

    “若是真是

第253章 借题发挥[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