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25章 清田令 普查令,会后[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会议进行到最后,刘升朗声道,“这一次全国性的清丈田亩、人口普查,计划用五年时间全部完成。”

    “计划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期一年,只在南、北直隶两大行省试行此策,积累经验,培养更多清丈专员。”

    “第二阶为期两年,计划在河南、山东、山西、陕西、辽西、淮南、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四川,十一大行省全面推行此政。”

    “第三阶段又为期两年,计划在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大崋其余地方,彻底落实此政!”

    “为了方便政策的执行与落实,在具体实施时,清丈田亩工作与人口普查工作将会分开进行。”

    “同时,也为了方便称呼,朕决定将清丈田亩相关一系列政策总纳为‘清田令,将人口、物产等普查相关的一系列政策总纳为‘普查令!”

    “诸位都是朕从各方选拔的栋梁之才,希望能不辞劳苦,尽职尽责,完成此二令!”

    这一次,几位军机大臣、民政部尚书、侍郎等,以及马士英等十三位官员,全都站了起来,齐声应道:“臣等必不负陛下重托!”

    刘升点点头。

    该讲的他都讲完了,至于各项工作更是早就布置下去,接下来就看他所组建的各支队伍在执行时表现如何了。

    于是宣布散会。

    ···

    一行人从天心殿出来后,恰好是中午。

    总参政兼军机大臣李长文出声道,“诸位若是无事,不如一起到宫中食堂吃午饭。”

    “各指导组、巡查组的人借此机会先聚一聚,交流一番,好尽快磨合。”

    听此话,指导组、巡查组的十几人也弄不清楚此事是刘升授意,还是李长文自行提议。

    但不论是哪种情况,他们都无法拒绝。

    事实上,不少人原本就准备出紫禁城后,私下里找同组官员聚一聚,聊一聊的。

    如今想来,私下聚会,未免会让上方怀疑他们暗地串连谋私。

    倒不如在宫中食堂大大方方地交流——若论天子眼线,难道还有比皇宫中更多的地方吗?

    于是,一群大臣便都往食堂走去。

    如今皇城中的食堂其实分作四处。

    后宫宫女、宦官就食于一处。

    前面供官吏日常就餐的又是一处。

    侍卫们日常就餐则在另一处。

    刘升及嫔妃、皇子、皇女们则由御膳房供餐,但各宫也有小厨房。

    至于其他负责皇城守卫、巡视工作的亲卫军,则在各自军营就餐。

    李长文一行人来到食堂,便到了官员就餐区,自发的分成了几处。

    李长文等几位军纪大臣与民政部尚书、侍郎以及马士英这位巡抚在一处。

    两个指导组的人在一处,两个巡查组的人又在另一处。

    官员们如今在食堂吃饭,可以先记账,月末再结账。

    另外还会有服务员前来让点餐,倒也不必像吏员们那样去窗口处排队打饭。

    点餐之后。

    年纪最轻的马世敏为几人斟茶。

    李长文等军机大臣倒无所谓,张有誉、马士英、袁继咸、张羡光却是连忙起身敬谢。

    一番客套后,李长文喝了口茶,道:“如陛下所言,清田令、普查令的施行关乎我大崋百年大计。”

    “此番民政部为主导部门,张尚书及两位侍郎更是添为副总指挥,可得用心办好此事。”

    张有誉三人都点头,“我等一定用心。”

    此番实施清田令、普查令,刘升为

    表重视与决心,亲任总指挥之职,又委任民政部三巨头为副总指挥。

    可以说,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民政部的重要性将一跃至大崋政务院诸部前三。

    张有誉、袁继咸、张羡光等民政部官员的权力也会有所扩张。

    权力扩大了,责任同样会变重。

    三人之中,张有誉神色如常,看不出其心思。

    张羡光则神情振奋,跃跃欲试。

    他出身崋部,早在大崋立国前,便对刘升治理天下的一些心思有所了解,知道清丈田亩是必行之策。

    等了数年,刘升终于决定走出这一步,到了他大展身手之时,自然振奋。

    袁继咸则眉宇间隐约带着忧色。

    他出身前明,进入大崋朝廷也比较晚——当年他担任郧阳巡抚,恰逢刘升、张献忠相继攻占了襄阳,因此担责,被流放至贵州。

    后来是大崋攻占了贵州,他才得以归乡。

    继而在大崋朝中友人的举荐下,加入大崋朝廷,并得任民政部左侍郎之职。

    说刘升对他有知遇之恩也不为过。

    再加上袁继咸本身也有一颗忧国忧民之心,自然是希望大崋变得更好。

    正因如此,他才有些担忧。

    前明时,他虽未在户部任职过,却也知道天下土

第525章 清田令 普查令,会后[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