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67章 督察院,议灾害[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职位,但刘升综合考虑之后,还是委任其为督察院左都御史。

    说起来,大崋督察院虽然与大明的“都察院”有区别。

    但下面某些官职名称却一样。

    最上面设左右都御使,统管督察院事务。

    还设有几名副都御使分管事务。

    下设总务、督政、廉政、法察、特事五司。

    总务司负责该部门的人事、后勤、杂务等。

    各省督察使也受总务司管辖。

    督政司负责督查朝廷、地方的各种政务施行,如进度、效果等等,且涵盖民政、财政、交通、巡警、卫生等多个方面。

    廉政司,顾名思义,专门打击贪腐的。

    法察司,也可顾名思义,专门纠察官吏不法之事的,且主要监督审刑部。

    特事司,一般负责朝廷刘升指定之事,组建特事组,特事特办。

    所以,大崋督察院虽然还有都御使、御史等官职,但却不能像前明那样,随意参议中枢政务了。

    他们只能监察政务的施行,监察官员是否懒政、贪腐,以及监察其他一些具体事务。

    也因此,督察院的主官在大崋朝廷中枢声音小了很多。

    军务院会议肯定没督察院的事。

    政务院这边的会议,范景文等也只有得到刘升的传召才能参加。

    可以说成了刘升用来监察百官及各方面政务的一柄剑。

    当然,这柄剑才打造好,目前尚不锋利。

    待磨砺几年,等到刘升用心梳理内政时,它才会露出锋铓···

    “今年除了湖北有旱灾,北直隶、南直隶、浙江、江西、广东等地也可能发生较大的水灾,同样需令地方官加紧水利设施的修建。

    应对洪水的措施也要做好——即便真的爆发灾难,也要尽力减少百姓伤亡及财产损失。”

    说完旱灾之事,刘升又说起水灾。

    提起明末,很多人印象深刻的都是“崇祯大旱”。

    即,大概发生在1637年至1643年之间的一场特大旱灾。

    这场大旱灾,最初起于西北的陕甘地区,之后又涉及到山西、河北、河南、山东、湖广以及后世的江苏地区。

    连年干旱,持续五年以上!

    若细究的话,会发现这干旱仿佛会移动。

    最初是陕甘旱灾最严重,然后陕甘减轻,山西、河北、河南、山东旱灾格外严重。

    等这些地方都减轻了,湖广、江苏地区的旱灾又严重了。

    说到底,都是小冰期引起的气候反常。

    北旱南涝都加重。

    所以,同一时期,大明江南、浙江、江西乃至两广地区,还经常发生水灾、风灾。

    在这一时空,气候并没有因为刘升的穿越产生明显变化。

    据刘升了解,从去年重旱区域便南移向大崋的湖北、湖南、淮南地区。

    反观陕甘,倒是几乎不怎么干旱了。

    山西、河北也是如此。

    所以刘升推测,北方尤其是河北,今年可能发生水灾。

    因为河北地区不仅是大平原,还河道纵横,在几千年前本就是水泽地区,发生水灾属于正常现象。

    即便在后世,河北也是时有水灾的。

    知道这些,刘升当然要让朝官、地方官提前做好预防、应对措施。

    最后,他又道:“河北除了要做好预防、应对水灾的措施,还需严防鼠疫等疫病的爆发。

    山东、河南、淮南也是——当令这些地方的卫生局提高警惕···”(本章完)喜欢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请大家收藏:

第467章 督察院,议灾害[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