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9章 崇祯叒怒,首辅算计[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379章

    崇祯叒怒,首辅算计

    京师,紫禁城。

    武英殿。

    “姜家世代皆为我大明武将,如今更是一门三总兵,朕对其信任有加,许其挂镇朔将军印,前些日子又加封其为定朔伯。

    可他是如何报答朕的?有三四万兵马、十数万百姓的大同坚城,他竟然直接献城降贼了!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

    得知姜襄直接献城降顺的消息,崇祯是真的很怒。

    因为在他看来,他与大明对姜家真是极其恩重信任了——姜襄兄长姜让此前为榆林总兵,其弟姜瑄则担任阳和副总兵,姜襄本人则担任大同总兵。

    在大明朝兄弟三人皆任总兵的有几家?

    更别说他还让姜襄挂镇朔将军印,又封定朔伯。

    他认为,恩遇至此,姜襄就该死守大同,带着大同军民与城共存亡,才能报答皇恩。

    下方。

    首辅周延儒偷偷抬头看了崇祯一眼,见崇祯眼睛都红了,心下更加紧张。

    前些日子,伪顺南路军北上,官军节节败退,广平、顺德二府接连失陷,真定府也失陷了相当一部分。

    幸亏关键时刻总兵周遇吉带着京营精锐(即勇卫营)赶到,挫败了伪顺南路军几阵,这才稳住南边局势。

    但是,东南边河间府的军事压力同样很大。

    伪顺南路军其实又分为两路,从河南来的这一路由伪顺大将袁宗第率领,从山东来的这一路则由大将刘芳亮率领。

    目前两路顺军分别攻打真定府、河间府,周遇吉所领这部京营精锐有些顾此失彼。

    所以,前些日子,崇祯便暗示乃至明示,希望周延儒可以南下督师,稳住南边局势,乃至击败伪顺南边两路兵马。

    周延儒知道崇祯对他期待很高。

    可让他虽然对军国大事说起来头头是道,可却没有实际领兵的经验啊,更不会打仗,如何能是伪顺两员大将的对手?

    而以崇祯过往的行事作风,若他兵败,怕是免不了被问罪斩首的下场。

    最重要的是,周延儒觉得眼下这局势,大明已经跟病入膏肓的人差不多,只能等死了。

    南方局势虽然因音讯断绝,尚不知晓,但京师既无法调用其钱粮、人员,便跟丢了没什么区别。

    而在北边,如今大明连北直隶都不能完整拥有,这大明江山还有何希望?

    他最近除了想法设法,忽悠崇祯别派他离京督师,便是考虑接下来到底要降崋还是降顺。

    当今天下局势,明眼人都能看出,大崋之势强于伪顺。

    可问题是,如今是顺军就要攻入京师,而非崋军啊。

    他便是看好大崋,想要降崋,也够不着。

    这让周延儒感觉分外痛苦——早知天下大势变化如此之快,当初他就不应诏来京师当大明首辅了。以他的名望,若留在家乡(常州府宜兴),说不定都能在大崋开国之时搞个阁臣当当。

    就在周延儒越想越后悔时,怒完的崇祯看了过来,问:“眼下局势,元辅觉得该如何办?”

    如何办?

    凉拌。

    周延儒心中暗哂了句,面上却一派认真地道:“闯贼既拿下大同府,下一步必会攻入宣府,当加强宣府兵力,最好能派遣一懂兵事的得力文臣督师阻之。”

    周延儒知道,他想要继续赖在京师,纯忽悠崇祯肯定是不行的——如今的崇祯已经没他第一次当首辅时那般好忽悠了,而且动辄将大臣问罪下狱

第379章 崇祯叒怒,首辅算计[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