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7章 南京变(六)[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得知何应瑞终于想通,愿意仕崋,刘升颇为高兴。

    接掌南京这么多天,他对何应瑞自然也有所了解。

    此人乃万历三十八年进士,如今六十出头,山东兖州曹县人,但家人如今都在南京寓居(租房子住)。

    曾担任过行人、知县、户部主事、知府、参政、巡抚、工部尚书等职,治理地方才能颇高,还善于简拔贤才——对堵胤锡有半师之宜。

    因此,跟何应瑞聊过一番后,刘升任命其为吏部右侍郎。

    这段时间,刘升通过电报跟李长文商议,对崋部的中枢架构又做了些调整。

    主要是为了不久的将来他建国称帝做准备。

    未来的大崋中枢将由三处、六院、四寺构成——并非永久定型,后面若发现不合适的地方,可随时进行修改。

    三处为:秘书处、军机处、电讯处。

    六院实际分为内外三院,内三院为军务院、政务院、都察院;外三院为通政院、翰林院、科学院。

    军务院下暂有:军政部、参谋部、军备部,以及陆军都督府、海军都督府(暂为虚设)。

    政务院下暂设:吏部、礼部、工部、财政部、民政部、审刑部、巡警部、交通部、卫生部,总计九部。

    相较于明清时的六部,除去掉兵部且新增了三个部门外,主要是对户部进行了拆分。

    财政部主管国家财务及税收。

    民政部则主管土地和人口,以及农林鱼牧等。

    刑部之所以改成审刑部,自然是因为将来大崋对律法、刑罚的定制、维护、运转,都将与大明有很大不同,必须改名字做区分。

    同样的,吏礼工三部工作内容跟以前相比虽也有诸多变化,但却不是特别大,不是那种颠覆性的转变,所以沿用原名。

    李长文虽然仍在汝阳,但已经派出一部分原政事堂诸司官员来南京着手建立政务院九部,并进行运转。

    军务院、都察院等部门也是如此,都在陆续将工作地点转移至南京。

    因为刘升已经决定,先定都南京。等以后打下北京,再实行南北两京加中都的计划。

    日后大崋西征、南扩,版图大大增加,甚至可以再添两个陪都,充作他及中枢各部门的临时处理政务之所···

    何应瑞退下去没多久,白晓生便过来了。

    却是刘升给的三日之期已到,他前来递交对南京大粮商的调查报告。

    交上“报告”后,白晓生并没有离开,因为刘升看完说不定还会有所询问。

    刘升阅览速度颇快,白晓生所写报告又很直白精简,他不一会儿就看完了。

    “哼,居然是这些人在背后捣鬼,看来孤真是该进城后就对这些人动手。”刘升脸上杀意森森。

    据绣衣卫调查,南京上规模的大粮商有十几位,其中一大半都跟南京大明勋贵或南京有名的士绅大户相关。

    而这小部分士绅大户,又多与南京大明勋贵为姻亲关系,或有利益关系,瓜葛极深。

    说到底,绝大部分大粮商背后站着的就是南京大明勋贵利益团体!

    而刘升也醒悟到,或许是在他对忻城伯赵之龙动手后,南京大明勋贵利益团体便有了危机感。

    这些人手中没兵,胆子也不大,不敢明着跟崋部对抗,便暗戳戳地摆弄粮价。

    若是能在南京乃至整个江南地区掀起浩大民乱,颠覆崋部还很不稳固的统治,自然是极好——那时,说不定便有大明勋贵、“死忠”士绅趁机高举复明大旗,起兵反崋。

    即便没有弄出大的民乱,粮价持续

第317章 南京变(六)[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