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4章 弃车保帅急撤兵,投降不成反内乱[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应道:“是!”

    当张杰带着一百多家丁找到黄名时,黄名正在竭力弹压麾下想要逃跑的官兵。

    见到张杰,黄名很不耐烦,却毫无防备。

    “这种时候张游击不去安排防御事宜,来找我作甚?”

    张杰见黄名竟毫无提防的被他和家丁半包围,便道:“我想向黄游击借一样东西。”

    “什么东西?”

    “项上首级!”

    张杰在说话的同时,便出刀斩向黄名脖颈。

    黄名竟然险之又险地躲了过去。

    “张杰!”

    逃得性命的黄名暴怒,挥刀与张杰对砍。

    两人手下的家丁也纷纷加入进来,瞬间厮杀成一团!

    黄名麾下的明军见状,只有极少数人加入进来,帮黄名对付张杰及其家丁,大多数明军撒丫子就跑——方才若非黄名带着家丁弹压,他们早就跑了!

    就这样,还没等义军攻营,明军营地便起了内乱,迅速崩溃···

    半个小时后。

    刘升骑马赶到明军营地时,里面剩余的一千多明军都已经被控制住,老老实实当了俘虏。

    张杰也在俘虏之列。

    他虽然杀了黄名,自己却也受了不轻的伤,并且完全控制不住乱兵。

    等到义军冲入营地,他便没了投降的机会,只能以俘虏的身份活命。

    不过,作为俘虏中级别最高的明军将官,张杰还是被带到刘升面前。

    一见到刘升,张杰就急着道:“刘大帅,我本是要带部投降的,只因那黄名冥顽不灵,才···”

    “投降的事我不想听。”刘升直接打断了张杰的话,“你若想展现自己的价值,就说说撤走的那些明军情况吧。”

    张杰一听心就凉了。

    但为了活命,他不得不将所知道的事情一一交待。

    从张杰这里得知了高斗光、田雄等人的秉性以及各部明军详细情报后,刘升便知道,这场仗稳了。

    明军游击陈献策虽然依令凿船堵塞河道,但实际并没有沉多少船(因为明军舟船本就不多),河道堵塞也不严重。

    在义军攻下营地一个小时后,河道便被疏通。

    考虑到固城到朱皋附近的水路不过六七十里,乘船一两个小时就能赶到,刘升便率领亲卫军及常备军第六旅乘船继续追击明军。

    ···

    朱皋镇。

    在明末,这一带的河道与后世有所不同,朱皋镇正处于汝河、淮河以及白露河的交汇处,是比固城更加紧要的河道要津。

    所以,朱皋镇实际也是一座小城池。

    大明官府原来在此设立了一个大巡检司,受光州州衙直辖。该巡检司有弓兵一千多人,巡检的实际权力不比一般县令小。

    彭有义攻占此地后,便带着第一旅旅部驻扎于此。

    后来又在此编练了一个警备营、两个民勇营。

    所以,朱皋镇实际驻扎了八千余崋部义军。

    三日前,明军副总兵王宪带领八千余营兵约了固始、商城县令会攻朱皋。

    商城那边派典史带兵,固始这边则是县令亲至,各带乡兵、乡勇两千人。

    合计一万两千余人围攻朱皋。

    结果打了一波攻城战,好险没把他们自己打崩了——得亏王宪当时够果断,派家丁督战,斩了一百多溃逃的乡兵、乡勇,这才没被义军抓住破绽反攻。

    但在这一战中,明军还是死伤七八百人,加上被督战队斩首的,都有小一千人了。

    并且王宪部与固城、商城的地方兵产生了严重隔阂,很难在协力攻城。

    于是只能分两处扎营,封锁河道,盯住朱皋镇的义军。

    眼见太阳落山,彭有义巡视城墙之后,不禁看着北边的明军营地,浓眉紧皱。

    ‘我八千人被一万余明军钉在了这里,是不是太怂了?

    他再次思考这个问题。

    再考虑到城中剩余的粮草,彭有义觉得明日若援军不来,他就该大胆地莽一回。

    朱皋城小,囤积的粮草并不多,只够八千余人七日消耗。

    他不可能等到粮草没了再去莽,所以明日就是他的底线。

    “指挥,明军增兵了!”

    不远处的望哨忽然大叫,惊醒了彭有义。

    他眼神虽然不如望哨好,却也不算差,模糊地看到对面有大群明军进入营地。

    但不知是不是他的错觉,总觉得那些明军队伍、旗帜有些混乱。

    他并没有多想,而是气恼地一拍城垛。

    “奶奶的,早知他们今日会增兵,俺昨天就该带兵出城莽一波,说不定已经灭了一部明军!”

    后悔了会儿,彭有义感觉肚子饿了,便准备下城墙去吃晚饭。

    结果他才走下城墙,一名哨副就追上来,激动道:“旅指挥,河面上来了好些舟船!看旗帜,应是大帅的亲卫军!”喜欢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请大家收藏:

第194章 弃车保帅急撤兵,投降不成反内乱[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