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2章 强征钱粮,震慑饥民[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p; 他于是让沈兆先带一百渔猎团战士留守县衙,让柳二河带一哨常备军留守仓库。

    他则和几十名亲军,带着攻占县衙时俘虏的几十名衙役,从仓库中取了一百石小米装车,运到东城门处。

    确山县城内大概有一万余居民,有些大户家护院、男仆加起来估计能有一两百人,但却没人敢来冲击城门。

    因为击败了王应泰所领的一千多官兵后,此番刘升带来的常备军、渔猎团战士大部分都配上了布面甲、皮甲,少部分弓弩兵也配上了布甲。

    再加上才大败一千多官兵,气势正盛,整体看着比王应泰率领的募营战兵都要精锐。

    城内大户即便纠集几百人过来,也未必打得过守城门的一哨常备军。

    更别提城墙上还有渔猎团战士巡防,随时可以支援。

    刘升过来后,先向文宥询问了东城门这边的情况。

    得知没什么异常后,便道:“既然没异常,你便安排一队士卒在城门内睡觉——晚上还要你们守城门,白天不休息可顶不住。”

    文宥点头,“属下知道了。”

    于是安排手下士卒一队队的轮番休息,只留六七十人守城门。

    刘升接着又让衙役去周围百姓家征收柴火,准备先在东城门处熬粥。

    吩咐完,他便带着部分亲军上了城门楼。

    发现外面聚集的饥民已经超过一千。

    很显然,最初只是少数大胆的饥民来求食,若不及时处理好,肯定会有更多饥民聚集过来。

    待饥民成千上万,人众胆壮,说不定就敢攻城。

    刘升虽然不怕饥民攻城,却不愿发生这种事。

    毕竟这些饥民都是可以迁徙到北美,成为开荒人力的。

    至于怎么处理饥民聚集的事,他已经有了想法——

    “城下的百姓听着!”刘升扯着嗓子高声道,“我是天目山义军首领刘升!”

    只听到这个开头,城下饥民就骚动起来。

    义军是正中午攻打县城,一下子就攻进去了,随即关闭城门。

    所以,绝大多数饥民都是后来听闻的此事,并非亲眼所见,总有些怀疑。

    如今听刘升这一说,才知道县城真让义军给占了。

    这些饥民都几乎走到了绝路,确认此事后虽然也害怕,可更想跟义军混口饭吃。

    至于说从贼?

    都要饿死了,还在乎从不从贼吗?

    能饿死不从贼的,在饱读圣贤文章的儒生中都是极少数。

    想让大字都不认识几个的寻常百姓也这么做,根本不可能。

    顿了顿,刘升接着道:“义军既然攻占了县城,肯定会放粮赈济。

    但是目前义军手中粮食有限,正在向大户征粮,煮粥又需要时间。所以,赈济也得有个先后。

    若是大开城门,让大伙儿一股脑都冲进来,肯定全乱套,被踩死的就会有不少人!”

    刘升这番话中的道理浅显易懂,能聚到城门外的饥民,绝大多数都还有思考能力,听了下意识点头。

    但随即就有不少人高声问起来——

    “刘首领真的肯放粮吗?”

    “什么时候放?”

    “俺媳妇快要饿死了,求首领赶紧放粮吧!”

    “快点放粮救命吧!”

    “···”

    很快,各种呼喊声就吵成一片,哭诉不绝。

    刘升拿来随行亲军的燧发枪,朝天啪的打了一枪,顿时让城下饥民安静下来。

    燧发枪声音比左轮枪大,冒烟又冒火,还是颇有震慑力的。

    “你们不必着急!”刘升高声道,“城门后面已经准备煮粥了,至多半个时辰后就能放粥。

    但还是那句话,赈济需有先后——谁先?愿意带着家人一起加入我义军的,先接受赈济!

    有一定组织,能帮我们义军维持秩序的,先接受赈济!

    根据这两条,凡有家口的,现在便可以去找乡邻或认识的人,十户一组,从城门楼下开始排队···”

    没等刘升说完,便有不少饥民急了。

    有的急着去找乡邻、找组队的人。

    也有单身汉急得直吼吼——

    “没家口的就不赈济吗?”

    “俺家里人都饿死完了,咋办?”

    “这么慢慢来,俺们啥时候才能喝到粥?”

    “···”

    对于这些人的反应,刘升并不意外。

    一个是饥饿驱使;另一个便是,很多人就是欺软怕硬,欺善怕恶!

    于是刘升又拿过一把燧发枪,直接朝众饥民前面的空地打了一发!

    顿时让呼喊的人都闭了嘴。

    他面若寒霜地道:“再有人打断我讲话,便等明日再放粥!”

    这话一出来,立马让饥民们噤若寒蝉。喜欢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请大家收藏:

第92章 强征钱粮,震慑饥民[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