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章 前门通大明,崇祯十三年[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r/>    他这台望远镜最佳眺望距离是一千米,最远则能看到三千米外,只是看得很模糊。

    因此,他决定下山,去那轻烟源头探一探。

    刘升脚程颇快,一个小时不到,曲线距离近十里的山路,来到了与山洞直线距离五六里的一处自然村落。

    看到村里的建筑,以及村里人的装束,刘升再次惊讶。

    因为这村里多是茅草土胚房,砖瓦房仅有一栋,还是传统的青砖绿瓦。

    村民则穿着古人的装束。

    他并没有认为是什么古村旅游景点,或是影视取景点。因为这村落只有二十户左右的人家,周边没有水泥路不说,电线杆子都看不到一根。

    刘升空闲时也看过一些网络小说,尤其偏爱历史网文,到了这一步,就不禁想:我该不会是穿越了吧?

    他并没有冒然进村询问。

    而是耐心地埋伏在村外。

    等见到一个独自回村的农夫,刘升便跳出来,要拦住对方问话。

    谁知这农夫见了他,吓得直往田里跑,刘升无奈,只能用狗腿刀截住对方。

    被截住后,这个看着三四十岁的农夫扑通一声跪倒下来,险些没被狗腿刀伤到。

    “好汉饶命,好汉饶命啊···”

    农夫声音颤抖地连着求饶,用的是一种豫鄂之地的方言,刘升基本能听懂。

    他于是用普通话道:“别怕,我问你几个问题,你好好回答,我就放了你。”

    农夫见刘升虽然着装古怪,但面容看着挺年轻,说的又似乎是北方官话,就勉强冷静下来,不再求饶。

    刘升问:“这是哪里?现在什么年号?”

    农夫虽然没什么见识,可听了这问题还是感到奇怪,却不敢不答。

    “回好汉爷,这里是天目山小李村,如今是崇祯十三年了。”

    崇祯十三年?

    我和房子一起穿越到明末了?!

    刘升一时震惊。

    他虽然看了不少穿越历史的小说,却没想到自己竟然会遭遇这种奇事。

    “好汉爷,可以放我走了吗?”农夫小心地问。

    刘升摆了摆手,农夫如蒙大赦,赶紧起身要跑回村里。

    却不想腿软了,一时没能起来。

    刘升见了一笑,伸手将他拉起来了。

    “谢好汉爷。”

    谢过后,农夫却发现刘升抓着他的一条胳膊没松手,怕地险些又腿软倒地。

    “你叫什么名字?”

    “回好汉爷,小的李长根。”

    “家里有多余的男子衣服吗?有的话,我可以拿东西跟你换。”

    李长根闻言紧张且迟疑地道:“小的家中只有几件破衣裳,怕死难入好汉爷的眼。要不,小的帮好汉爷去问问村东头的李夫子?”

    刘升笑道:“不用,把你家的破衣裳拿一件过来就行。”

    李长根听了很勉强地点头,“小的知道了。”

    说完就要走,却又被刘升叫住。

    “李长根,老实拿衣服来,别耍什么心眼,不会让你吃亏。否则的话···”

    说到最后,刘升挥手,狗腿刀一下斩断了路边婴儿手臂粗的小树。

    “小的知道,小的知道···”李长根吓得叠声答应,脸色发白。

    得到刘升示意后,赶紧跑回村。

    刘升并没有再原地傻等,而是找了个能看到原地的隐蔽地方躲了起来。

    防人之心不可无,这明末天目山的农民可能淳朴,却也可能是穷恶刁民。虽然他自信这小村落的所有百姓都出来,他也能退走,却不愿走到那一步。

    刘升等了一刻多钟,就在他考虑着要不要直接进村时,便瞧见李长根拿着件衣服跑了村。

    见李长根身后别没有别的人,刘升这才从躲藏处现身。

    来到小路上,刘升将去掉了包装的十块军用压缩饼干拿了出来,递给李长根。

    “这是压缩饼干,很抗饿,半块用水煮法吃,能顶你一天吃的饭。尽量别干吃,也一次吃太多。”

    刘升说完,拿走李长根手中的衣服,将饼干塞在他手里,便没入山林中···

    李长根手捧着十块压缩饼干回到家中,瞧见还在等他吃饭的妻子和儿子,不禁满脸愧疚。

    “怎么了?”妻子孙氏问。

    “我将衣服给了那人,却只换得十小块面饼。说什么这面饼很抗饿,半块煮发了吃就能顶一天——我,我怕是被骗了。”

    李长根将压缩饼干放到桌上,想到妻子辛苦给他做的三件成衣就这么没了一件,便越发的愧疚。

    孙氏见那面饼虽然看着密实,却小小的,也是叹了口气。

    这年头粮食虽然贵了,可这么小的十块面饼,价值是远不如一件衣裳的,哪怕那衣裳打了不少补丁。

    旁边八岁的李虎子闻到股淡淡面香味,忍不住拿起一块压缩饼干啃了口,却只啃下些粉末,然后便眼睛一亮。

    “爹,娘,这面饼是甜的!”

    甜的?!

    这年头糖对普通百姓家还是奢侈品,所以带甜味的食物都很贵,像李长根这种穷苦山民家,逢年过节都未必舍得买一点。

第1章 前门通大明,崇祯十三年[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