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冒名刘辩:三兴炎汉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23章 战争与经济[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曹操此时并不好过。

    因为兖州的情况实在是太糟了。

    先是黄巾,继而又是袁术,曹操虽然在兖州牧的位置上站稳了脚跟,可是得到的却是一无所有的城池。

    而且因为水利失修,旱涝接连不断,加上最近的蝗虫,曹操可谓是烦透了。

    另外,如张邈等外援,甚至现在连陈宫这些自己人,都在劝曹操要休养生息。

    但曹操却坚持要与陶谦一战,理由是,袁术北上的时候,陶谦趁机偷袭兖州。

    事实上,站在曹操的角度上,此时是非战不可。

    虽然战争打的是经济,只要战端一开,粮食、药材、铁器、皮革,还有兵卒的俸禄,都需要钱。

    陈宫等人给曹操的建议就是向陶谦复仇不急于一时,甚至拿战国时期的秦孝公举例。

    当时秦国和强大的魏国连连征战,秦人不惧死,全国上下,皆是武夫,可是秦国确是越战越穷。

    秦孝公即位后,甚至不惜退出河西之地,以换取短暂的和平,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才经历了一系列变化,成为最强的国度。

    和后世一样,虽然前朝被称为暴秦,可是对于秦孝公的看法却大多是正面。

    但曹操不这么认为,秦孝公可以这么做,是因为赢氏经营关中百年,深得秦人认可,具备休养生息的条件。

    但曹操坐上兖州牧的位置才不久,一旦休养生息,各路牛鬼蛇神就会冒出来,他的权力就会一点点被架空。

    只有抓住复仇的大义,继续发动战争,才能牢牢的掌握兵权,继而威慑兖州的大小官吏。

    而且,兖州已经穷得不能再穷了。

    穷到一定地步,也就无所谓经济了。就和边塞一样,难不成塞外的骑兵经常入侵中原是因为他们经济好吗?

    不,恰恰相反,是因为他们活不下去了。

    只有通过战争,才能把内部的矛盾转移出去。

    眼下兖州民生本就比不上徐州,处于弱势的一方,如果还要保持和对手一样的规则,那才是死路一条。

    只有频繁的交战,才能将对手拉到和自己的旋涡当中。

    这些事情,曹操已经想的很清楚了,而且对于发动战争之事,也得到了荀彧了支持。

    两人可以说是不谋而合。

    而在这种情况下,荀彧引荐的人才越发得到曹操的重用,而对于陈宫,则是疏远了许多。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曹昂带着嵩山大帅府的书信来到了曹操这。

    大帅府可以说是帮助过曹操两次,一次是对抗黄巾,一次是之前的蝗灾引入了大批的鸡鸭。

    当然,曹操是不认可这些帮助的。

    因为嵩山那边显然也有自己的谋划,包括那批鸡鸭,曹操不愿意付钱,但却被嵩山趁机索取了一大批难民。

    人口的买卖,并不稀奇,不过是换个名义罢了。

    不过两家现在明面上也算和气,而且还是老丈人与女婿,曹操也认真思考了起来。

    看到信中写的,大帅府准备对李傕下手,曹操倒是对这份勇气颇为欣赏。
第323章 战争与经济[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