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我上朝穿龙袍,李二人麻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1章 武曌,你可做好了成为皇后的准备?[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翌日。

    朝霞映红了半边天,朝堂之上,气氛庄重而肃穆。

    李承乾身着龙袍,端坐于龙椅之上,目光如炬,扫视着殿下群臣。

    户部尚书戴胄,手持笏板,稳步出列,声音洪亮地奏禀道:“殿下,臣已拟定明年天下赋税定额,并预测了能收缴之赋税数目。”

    言罢,他将一份详细的奏折双手呈上。

    李承乾微微颔首,接过奏折细细审阅。

    片刻后,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望向群臣,缓缓开口道:“天下制度,本无至善至美之说。”

    “魏征,一条鞭法自你推行以来,成效显着,然日后亦须时刻警惕,防有人钻空子、腐化规制。”

    魏征闻言,神色一凛,随即出列,躬身领命道:“殿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维护赋税制度之公正严明,绝不容有失!”

    李承乾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满意之色。

    他深知,赋税乃是大唐万千国事的重中之重,关乎帝国命脉,绝不能有丝毫懈怠。

    接着,李承乾又提出了许多新政策,与一条鞭法相辅相成。

    他侃侃而谈,言辞恳切,时而引用古籍典故,时而结合当下实际,深入浅出地阐述着每一项政策的意义和目的。

    群臣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点头称是。

    李承乾环顾朝堂,见群臣情绪高涨,便趁机抛出了自己的新想法。

    他朗声道:“诸位,本宫有意提出一新策,即任用外国人士在我朝中为官。”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

    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吏部尚书蔡玄感眉头紧锁,他快步出列,急切地劝阻道:“殿下,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让外国人在我大唐任官,这岂不是引狼入室?”

    “国事岂能交由外国人之手?”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担忧与不解。

    李承乾微微一笑,摆手道:“蔡大人所虑,本宫岂能不知?”

    “然而,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这些外国人,或许能为我们大唐带来新的制度和思想。”

    他顿了一顿,继续说道:“古时秦孝公用商鞅之法,虽商鞅非秦人,却助秦国崛起,一统六国。”

    “又如汉武大帝用张骞通西域,张骞虽非中原人士,却为大汉开辟了丝绸之路。”

    “这些前人的智慧与胆识,难道不值得我们借鉴吗?”

    李承乾的话,让朝堂上的大臣们陷入了沉思。

    他接着说:“任用外国人为官,不仅可以汲取更多的新制度、新思想,为大唐的规制、政策提供有益的建议,更能让我们了解世界各国的风情、政策。”

    “这对于我大唐的长远发展,岂不是大有裨益?”

    听到这里,朝中一部分大臣开始点头称是。

    他们觉得李承乾的话很有道理,毕竟历史已经证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往往能催生出新的火花和创造力。

    李承乾见群臣的反应,心中暗自满意。

    蔡玄感见朝堂上大臣们纷纷颔首,心中一阵诧异。

    他细细回味李承乾的话,觉得确实不无道理。

    正当他陷入沉思之际,长孙无忌的声音打破了朝

第361章 武曌,你可做好了成为皇后的准备?[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