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开局曝光大明阴谋论,老朱破防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7章 东林书院成立!靖康之变爆发![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r/>
    “就像苏轼写的那句诗一样:崎岖事节制,隐忍久不决!还有别人写的,如:要当且隐忍,勉强就功名。”

    “其实不光是文人,将黑暗隐藏在心里,几乎是每个人同样都会有的东西。”

    “那些喜怒形于色的,基本上不长久。”

    “就像赵匡胤的儿子,乃至赵光义的儿子一样,在宋朝,就讲究一个喜怒不形于色。”

    “等到掌权了,等到自己的地位高了,那就可以为所欲为了。”

    “这不就是【要当且隐忍,勉强就功名!】么?”

    “当然,话题有点偏……”

    “宋朝想要向外开拓的难点,除了用兵后方不给粮食以外,还有一个就是……”

    “就算你攻占了,可皇帝死后,那这地方,又会被摄政的太后,或者文官等给还回去。”

    “所以,你攻占了也没用。”

    “直到建中靖国元年三月,也就是宋徽宗登基后,第二年,最后一批宋军,也彻底撤出了湟州,已经算得上是彻底放弃湟州了。”

    “宋朝的版图,再次变成了曾经的模样。”

    “不是宋徽宗想放弃。”

    “就没有皇帝嫌弃自己国家领土多的,自从始皇统一天下以来,那一统天下,天底下只有一个政权的思想,几乎都刻到了骨子里。”

    “但凡当皇帝的,有几个不想一统天下?当然,也确实有,但这些偏安一隅,不想着一统天下的,基本上名声都不好。”

    “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胸无大志,没有报负。”

    “当然,宋徽宗也想一统天下。”

    “于是乎,崇宁二年,在向皇后死后,宋徽宗经过两年时间,总算稳定了朝局,将皇权独揽己身,再次派遣宋军,进入湟水流域。”

    “六月份,再次收服湟州。”

    “崇宁三年,四月,宋军抵达了青唐。”

    “之前是说什么青唐的各部落部族激烈反抗,导致宋军撤兵。”

    “然而,这一次,宋军在抵达青唐成后,史书上记载:伪龟兹国公主、前封齐安郡夫人青宜结牟及其酋豪李河温率回纥、于阗般次诸族大小首领开门出降。”

    “还没打呢,直接开城投降了,这还能叫什么激烈反抗?”

    “才过去短短三五年时间,态度转变这么大?”

    “前倨后恭?”

    “说白了,宋军就是主动撤兵,根本不是什么激烈反抗,处境艰难。”

    “支持,青唐城被收复,之后,又陆续收复收复廓州、积石军。”

    “说实话,设立陇右都护府,将大宋版图扩张,这种事绝对不算小。”

    “然而,打开搜索引擎,关于宋徽宗的介绍中,压根没有提到‘陇右都护府,就更别说攻占青唐了!”

    “当然,在童贯的介绍中,对这些也是一笔带过,平淡的就像是水一样,轻描淡写,宛若他今天早上吃了什么一样。”

    “说白了,这段历史,是真的被抹除了太多。”

    “同时,把童贯的功劳等,也抹除了,说童贯只是监军,统帅是那王厚。”

    “然而,陇右都护府设立之后,王厚当上了威州团练使、熙河经略安抚使,带兵攻取廓州,拜武胜军留后。”

    “而童贯,为熙河兰湟、秦凤路经略安抚制置使,连续升官至武康军节度使,讨伐溪哥臧征,收复积石军、洮州,被加官为检校司空。”

    “后来,宋徽宗又拜他为开府仪同三司。”

    “如果童贯真的是监军,这些提拔,根本与他的功劳不匹配,更别说开府仪同三司了!”

    “当然,还有一件有意思的事。”

    “在童贯他们抵达湟州的时候,宋徽宗的宫中,恰好失火了。”

    “唉,对,就这么巧。”

    “当然,具体什么地方失火,没有记载,或者说,被人抹除了。”

    “要知道,古代失火,可不是一件小事。”

    “毕竟,宫廷多为木质结构的建筑,一旦发生火灾,往往很容易就迅速蔓延出去,要不了多久,滔天火海就会出现。”

    “这是什么?这很明显是奔着烧死宋徽宗去的,就是不打算收复湟州,青唐。”

    “可惜,宋徽宗命硬,没死成。”

    “而史书中记载就是,宫中忽然失火,宋徽宗认为是不祥之兆,于是乎就下令童贯停止出兵。”

    “然而,童贯并未听从宋徽宗的命令,而是将诏令藏入靴中,继续率军出征,最终成功收复了湟州。”

    “这诏令,要么就不是宋徽宗下的,要么,这事就是虚构的。”

    “毕竟,刚抵达湟州,宫中失火。”

    “宋徽宗认为不详,于是下令,童贯并未听取宋徽宗的命令,继续率军出征。”

    “这中间,就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从开封到湟州,那是两千六百多里地!”

    “古代最急,莫过于八百里加急。”

    “一天跑八百里,这两千六百里,至少要跑三四天。”

    “更别说正常情况下的驿马速度了。”

    “两千多里地,真不是说抵达就能抵达的。”

第107章 东林书院成立!靖康之变爆发![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