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开局曝光大明阴谋论,老朱破防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2章 历史上最后一位大帝!永乐大帝![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名声……

    大汉虽强,可和亲啊!

    光是这一点,汉武帝就觉得,大汉有些比不上大明。

    铁血大明啊!

    军事实力排世界第一的存在!

    以铁血铸起了汉人的脊梁,史上最有骨气的王朝……

    汉武帝目光闪烁……

    ……

    而此时,大唐,贞观时空。

    “不和亲,不赔款,不称臣,不纳贡!好个铁血大明!”李世民眼神闪烁。

    和亲什么的,其实他也反感,但他也知道,和亲不过是政治手段罢了。

    但他忽然发现……

    好像不用和亲,王朝也能延续下去?

    “没有丞相,皇帝直接统领六部,增设内阁,帮忙处理政务……”李世民眼神闪烁。

    他不知道唐朝时期的六部与明朝时期的六部有什么区别。

    但他大抵是能明白的。

    “有趣,还真有意思,大明王朝,连丞相都没了……”李世民嘴角勾起笑容。

    “陛下,你不会也要废黜丞相制度吧?”长孙皇后一惊。

    丞相,宰相也。

    反正这么多年,跳来跳去,名字大抵是相同的。

    当然,为了避免宰相坐大,在唐朝,多宰相制度就出来了。

    唉,这个当一两年,那个当一两年,反正轮换着来。

    “呵呵,皇后放心,宰相不会废,朕只是感觉有趣罢了!”李世民淡笑道。

    “那就好!”

    长孙皇后松了口气……

    至于李世民如何想的,那她就不知道了……

    只是看李世民那嘴角带笑的样子就知道,肯定没那么简单!

    ……

    而此时,大明洪武时空!

    朱元璋眯起眼……

    继而冷笑一声:“妹子,看到没,后世人都在夸赞呢!”

    是的,此时,胡惟庸已经被砍了,中书省也被撤了,从此以后,也就没了丞相。

    胡惟庸一案,牵扯人数太多了。

    当时马皇后还有些不理解,认为胡惟庸可以杀,但丞相不能废。

    可惜,朱元璋不听。

    而现在看来……

    “那哪是在夸你?”

    马皇后白了一眼老朱:“那不是在夸四儿吗?”

    “哼,那个小兔崽子,有什么值得夸的?”朱元璋撇嘴。

    “人家施行了内阁制度,这还不好?”马皇后又笑道。

    “那是他偷懒!”朱元璋冷哼一声。

    “那还说,咱大明不和亲,不赔款,不称臣,不纳贡!迁都北平,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呢?还说,咱的大明,是历史上最有骨气的朝代呢?!”马皇后又道。

    “嘿……”

    朱元璋一仰头,傲然道:“不和亲,不赔款,不称臣,不纳贡!这不是咱打下来的江山,他哪能做到那一点?咱大明的骨气,也是咱打出来的!至于迁都北平,呵,笑话,老四就只是想要去自己的地盘而已!北平他熟,不迁都北平迁都去哪?咱迁都西安,迁都洛阳,不是一样的?至于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呵,你觉得,这是一句好话吗?”

    嗯,这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确算得上是一句好话!

    特别是崇祯!

    想想历朝的末代皇帝,再看看崇祯帝,差距一下就拉出来了!

    其实,总体来说,老朱还是挺满意朱老四的。

    但嘴上绝对不承认!

    最关键的是……

    朱元璋冷笑一声,阴阳怪气道:“就是咱们的明成祖弄出了东厂,让宦官得权!呵呵,他简直是把咱的话当放屁!咱就说嘛,太监怎么敢干政的?源头这不就找到了?”

    马皇后默然……

    老朱这是认定了,宦官不能干政,宦官不可得权?

    可事实证明,宦官,才是皇上的心腹……

    的确,开国之初,不需要用宦官。

    但王朝中期呢?

    如何制衡朝堂上的衮衮诸公,就成了问题。

    皇帝用宦官,不是理所当然的事么!?

    可惜,也不知道是不是对于【明成祖】的偏见,老朱就是各种不爽!

    而此时……

    距离应天府十里处……

    “最有骨气的王朝?”

    小朱棣不由慢慢的停下了,脸上的笑容,总算又露出来了:“嘿嘿……大明至我而始!世界第一!老子天下无敌!”

    他到底还是年轻……

    这一刻,竟忽略了接下来自己要面对的东西……

    ……

    同一时间,大明永乐时空……

    “哦?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有点意思!”

    朱棣笑了。

    虽然这话有些名不副实。

    他也从来没想过守国门,他向来都是打出去的。

    但至他以后,让天子守国门,也的确显得硬气。

    “想不到啊,后世对我大明评价如此之高?”朱棣微微扬起眉……

    他本来还想着,自己得位不正,后世多有不齿。

    却不想,自己的评价,竟如此正面?

    后世子孙,不仅对他有三分敬意,似乎……

    朱棣感慨……

    “也不知道老爷子看到这一幕,会如何……可能原谅我造反?”朱棣喃喃道。

第32章 历史上最后一位大帝!永乐大帝![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