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0章 大朝议[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凶手是陈蟜?中尉尹齐有些摸不着头脑,他实在想不通自己什么时候得罪过这位侯爷。他们二人平日里可谓是井水不犯河水,互不干扰。

    然而,陈蟜今日的所作所为究竟是何用意呢?难道他真把中尉府当成软柿子,可以随意揉捏?

    "大人,大朝会即将开始,如果再不出发,恐怕就赶不上了。"

    中尉尹齐身旁的长随俯身拱手作揖,提醒道。

    中尉尹齐原本还想去质问一下长安城门的守门士兵,了解陈蟜为何突然行凶,但一想到即将召开的大朝会,他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你去转告那些士兵,让他们坚守岗位,守护好城门。等我下朝后,再来处理此事。"

    中尉尹齐看着前来禀报的卫兵说道。

    "遵命,小的立刻去办。"

    报信的士兵恭敬地拱手作揖,然后转身离去。

    "我们走吧,前往皇宫参加大朝会。"

    中尉尹齐向众人吩咐道,随后登上了马车。

    朝堂之上,消息灵通的朝臣们都知道匈奴人派来了使臣,表达了罢兵和解之意。

    因此,在上朝的路上,这些掌握大汉权柄的大臣们都在暗自揣测皇帝开大朝会的目的和意义。

    对于他们来说,站位非常重要,因为只有提前了解皇帝陛下的一举一动,才能更好地把握机会,在仕途上更上一层楼。

    毕竟,到了他们这个层次,想要再进一步已经非常困难了。只有通过深入了解皇帝的意图,才能真正实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目标。

    所以,他们必须要保持敏锐的洞察力,时刻关注着朝廷的动态,以便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

    马车缓缓驶入皇宫,中尉尹齐心事重重地下了车。他一边想着陈蟜的事情,一边思考着大朝会上可能发生的情况。

    金殿之上,朝臣聚齐,依次坐好,皇帝刘彻升坐龙椅,他扫视一圈,开口道:“近日匈奴派使臣前来求和,诸位爱卿对此有何看法?”

    此时,陈蟜也混在了勋贵武将一边坐好,静等皇帝陛下的随时召见。

    就在这关键时刻,皇族宗正刘假挺身而出,他恭敬地向皇帝拱手作揖,神情严肃,语气坚定地说道:“启禀皇帝陛下,微臣认为此刻接受匈奴的求和提议,对于边境地区的百姓来说,将是一个难得的喘息机会,可以让他们得到更好的休养生息。”

    话音未落,一旁的太子太傅石德却愤怒地开口反驳道:“匈奴向来狼子野心,如今提出求和,无非是想借此拖延时间,重新积蓄力量罢了。陛下万万不可轻易相信他们的花言巧语!”

    一时间,朝堂之上顿时陷入一片混乱,众人议论纷纷,各执一词。

    每逢涉及到朝廷的重大决策时,总是由那些地位较低的官员率先投石问路,或是一些没有实权的官员抢着发表意见。

    而真正手握重权的高官们,则往往选择静坐倾听,观察局势发展,以便为自己的最终发言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140章 大朝议[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