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大司马课堂开讲了[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转思想,以民为天命,这对孔光而言不吝是一次重大的思想重组。
要知道孔光的年纪可比王莽大上不少的,他的思想其实也早就在长时间的自我实际实践之中完善成为了一种成熟且稳定的思想,而且,这种思想是轻易不可能发生任何翻天覆地的变化的,只会在小范围内修修改改,绝不会突然转向掉头。
所以即便是王莽说的话很震耳发聩,很让孔光有震撼之感,但也仅仅如此罢了,若是没有一个长时间的潜移默化,或者一个成功的案例出现,他是很难转变思维,认为民之所望即是天命之所望的。
毕竟,在高处站惯了的人,对下面的出现仁慈之心,也仅仅只是怀着一种可怜的心态去看望的,他们是不会切身感受到了下面人真正的苦难而且,他们对下面之人的所有的仁慈之心,也仅仅只是自己茶足饭饱之后,一种对待宠物的仁心,并不是以对人的仁心看待问题,因此,想要让孔光这些习惯了高高在上看人的人,用同理之心理解王莽所说的命,依然还是任重道远,不能操之过急的。
只能循循善诱的让他们俯下身去,慢慢的以心感受,如此一来他们才会发现,原来下来的人也是人,并不是他们可以随意拿捏,随意取舍的奴婢。
可以说这个过程是一个需要时间的过程,是不可能因为王莽的几句话就能够立刻转变的。
王莽现在要做的不过就是起一个头,然后再把这个起好的头给稳固住,剩下交给时间,交给有良知的后来者就行了。
所以对于王莽而言现在就是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纵然自己有超越时代两千年的见识也不可能带着这个时代的人直接走完两千年的路。
在他之后,这个世界究竟要朝着什么方向走,还是要看这个世界的后来者们自己的选择。
王莽是不可能掌控后来人的意志,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为后来人打个样,定个形,剩下的就看后来人自己的本事了最后孔光还是对王莽深深一拜,虽然这次也没有清晰的问出王莽对扬雄那篇《论尧舜之世》的具体看法,但是听到了王莽关于天命的这番解释之后,孔光对王莽钦佩之情还是无以复加的若非是有大道德,大追求之人,岂会有这般的觉悟?
这一刻在孔光眼里,王莽或许真的可能就是那个五百年一出的大圣人了否则,他都无法解释王莽如此仁德之见解。能和一个这样的人同处一个时代,并一起开创一个全新的局面,孔光心中也充满了激动之情。
虽然孔光的性格决定了他不会像他的先祖那样为了自己理想中的道而奉献终身但是孔光身上至少还有着为人最基本的良知。
就凭这一点,即便是孔光有些性格上的瑕疵,也不能掩盖他心中的那点理想和善良。
毕竟纵观整个大汉末年时代,能有心为大汉开出一个靠谱的药方之人,是真的很难能可贵的。
这要比刘欣这位一开始励精图进,半道又求神改名,玩再受命的“陈圣刘太平帝”要强得多了。
刘欣在其执政的后两年搞的事情压根就没眼看前期事情没搞成还有情可原,是傅太后太强势了,喜欢干涉他的政事但是到了后期,傅太后也折腾不动了,没多久就一命呜呼了。
可是在这个时候,刘欣非凡没有振作起来,反而迷信上了方士之言,真以为大汉天命将衰,要想挽回天命就要一出“再受命”,重新获得上天的认可,以求大汉国祚不休。
但是这种玩法科学吗?
明眼人一看这完全就不科学啊但是刘欣还是搞了这出闹剧,与其配套的方式还包括更改度衡等等。
所以在看到这些刘欣的骚操作之后,王莽甚至都怀疑原来历史时空之中王莽突发奇想的要改地名,改官名,改周围四夷之号,可能就是抄的刘欣作业。
但是他也不想想刘欣搞的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到底有没有效果如果真的有,哪还有他后期篡汉什么事?大汉国祚不就已经“再受命”,变得长久起来显然刘欣这样的方式是极不靠谱的。
因此,这么对比下来,帮着刘欣策划一开始改革兼并,限制奴婢的孔光有多正常,多靠谱,也就不言而喻的这特么全都是衬托出来的呀!
因此王莽对孔光从始至终也没有什么真正的恶感,王莽顶多就是看不上孔光不担当的心思,以及他一直以来明哲保身的态度官都做到丞相了,还是孔夫子之后,天天就想着明哲保身,这会对后世孔家子弟造成多坏的影响啊个本该打着孔夫子理想大旗的家族,竟然变的如此谨慎胆小,一代不如一代这也是有原因的!
所以,王莽在看到孔光对他的这一拜后王莽也叹息一声道:“望丞相能不负初心,不负乃祖孔夫子之愿,为天下万民表率,以彰儒者风范!”
说罢之后,王莽也对着孔光深深一揖,很显然,王莽真的非常希望孔光能支棱起来因为孔光身上的光环对王莽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若是能有一位身俱孔夫子血脉光环的大儒为王莽新解的天命之说站台,那么王莽接下来在同是文化人的阶层之中,继续推行这个新的理论相对就会容易很多。
毕竟此时此刻天下的读书人还只是少数,若是能有一个榜样的力量在这里摆着效果真的会杠杠的好在被王莽一揖之后,孔光也理解到了王莽的心情。
他明白王莽这是在向他发出新的邀请,他若是愿意,那么将来他可能就会站在王莽身边,成为一个全新时代的代言人,他若是不愿意,从此之后,他可能就会把王彻底排除在核心之外。
所以,此时此刻的孔光心中也不禁生出了难以抉择的取舍一来以来都谨慎顺遂的传统观念,一边是王莽为其准备的通天大道,这道路看着光明万丈,但同样也充满了无数的坎坷以及不确定性。
因此在这一刻,孔光心中的纠结也就可想而知但是孔光在这个时候又不能什么都不表示,若是再不能言语出来自己的态度,即便是后来自己坚定了自己的某一方的想法,也同样不会得到王莽的尊重。
所以,在最后的时候,孔光又对着王莽说道:“大司马之言,光铭记五内。将来若有需要光之地方,大司马尽管吩咐,光必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第57章 大司马课堂开讲了[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