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大典现状[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中的价值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
在工业不够发达的古代社会衣食住行四大需求,衣能排第一位,就足会留下千古之美名。
而且,这俩人现在还都握着笔杆子,万一真的得罪了这种握着笔杆子的文化人,他们发起狠来,绝对是可以让得罪他们的人遗臭万年的。
君不见,就因为始皇帝焚书坑儒统一思想都被黑了两千多年。而且,秦始皇坑大多数还都是方士,并非儒生。
但就因为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为了书同文,车同轨。也为了消灭六国之历史文化,进行了一波惨无人道的文化大清洗。
使得全天下的读书人,不管是儒家,还是其他学派都对这项毁灭历史,毁灭文化的行为滋生恨意。
所以,在其后的两千年封建史书之中,秦始皇也都一直都被贴着暴君的标签。就连老朱这种泥腿子出身的草根皇帝在想法标榜自己之时,敕建中华帝王庙以正法统之序时,都不供奉始皇帝牌位。也就可想而知得罪读书人,得罪这些掌握笔杆子的人,后果有多严重了。
而且,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秦朝都不被认可为正统王朝,只被当做周汉之交闰统,可见读书小心眼起来后果是有多严重的。
王莽看着刘歆,扬雄问道:“子骏兄,子云兄,吾俗务缠身不得时机至天禄阁中,两位兄长修典之时可曾有何困难?”
刘歆和扬雄听到王莽的问话后,两人对视了一眼,然后回道:“如今大典正有序开展,不过地方献书之时总有推诿,部分藏书大家担忧家学外传,所以,在修撰之时,面对争议之文献,总难各方对应,以求文真。”
王莽一听这话就明白了。
原来是有人抱缺守残,不愿意分享家学,唯恐自家之学成为他人之捷梯。
对此王莽呵呵一笑,然后道:“两位兄长认真之态度,莽拍马不及。然莽有所谓,言天地本就有缺,何况一部大典?”
“自殷商以降,岁月匆匆已千六百年矣。这漫长岁月之中,无数人就像是时间长河之中一朵浪花,转瞬即逝,能留其声,其影者甚少。但能久传至今者,无一不是先哲怀普世之心,竭尽全力传播一生之所学。”
“有今人抱缺守旧以为长久,在莽看来,此不过蚍蜉撼树也。所以在时间长河大浪淘沙之下,抱缺守旧者必然会化为泡影,不能留于世间片语只字。”
“面对如此情况,两位兄长也不必锱铢必较,求问于抱缺守旧之人。仅需问心无愧,谨守本心之初念,为大汉编撰出当世之人最显之学问,最灿烂之绝世盛典即可。”
“而在千秋万代之后,吾等今日之典便就是大汉最耀眼之明珠,能留吾典之中者,也必然千古不朽!所以,两位兄长亦莫需理会那些即将被时间洪流所吞噬者。他们不配留名于世间。”
王莽的话使得刘歆和扬雄顿时就有了豁然开朗之意,就连班氏三兄弟也都不由自主的朝着王莽投来了惊艳,羡慕之目光。
他们也从未见过胸怀气度有如此超脱之人。
所以,在一时之间班氏三兄弟也不禁为自己身为王莽之亲族而骄傲!
三更完毕。
从明天开始晚上18点,20点,22点依次更新。
如果有更好的建议也可以留言提醒。
第115章 大典现状[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