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实锤了!我王莽就是穿越者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6章 祝融殿内春光泄,菡萏院里话诗情([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夏风习习吹动树梢,青翠的叶子在风中轻轻的摇曳着,舒展着自己新发的身体,显得无比的欢快自由。

    王莽守卫在祝融殿前再也未像之前刚至北宫之时的好奇。

    现在的王莽已经不再利用职务的便利在北宫之中游览散步。

    现在的他就安安分分的守在了祝融殿内的范围之中。

    而王莽之所以会这么安分的原因,也并不是自己不好奇北宫了。

    而是因为这几天的气温回升的实在是太快了。

    一身甲胄装束的王莽根本就不敢继续来回走动,免得将自己热的一身腻汗,又无法及时处理。

    所以,现在的王莽就老老实实的站在祝融殿旁的一处自然风道处,吹拂着来自南天的舒爽夏风。

    王莽抬着手压低着视线,小心翼翼的看着遮蔽着郁郁葱葱树叶之后的明媚太阳。

    王莽感叹一声:“皇后至诚,夏日之阳已然刚烈。”

    这声感叹之声其实也是王莽故意的,他就是想让周边的人都听到这句话,从而强化一番小许皇后祝融殿祭祀火正之神的功劳。

    王莽周边不远处的侍卫和宫人们听到王莽的叹息之后,他们也都深以为然,毕竟这几天的温度确实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回升。

    虽然,现在还无夏蝉破土而鸣,但众人也都明白只需一场夏雨惊雷骤起,藏在地下的蝉虫就会破土而出,然后蜕蛹成化羽,趴在树梢枝头,阵阵嘶鸣,提醒着伏天的到来。

    小许皇后虔诚的跪坐在火正之殿的蒲团之上,这几天的祈祷,也让小许皇后的心境宁静了不少。

    这段时间她渐渐地沐浴更衣,虔诚祭祀,好像与世隔绝一般。但她的心却不似之前在椒房殿之中那般空虚寂寞。

    可能这就是一种寄托吧。

    当然具体是什么,也只有小许皇后自己能够想的明白。

    至于在殿外守卫的王莽,其实这几天的时间他早就心慌的发毛了。

    一次性在一个地方呆这么久不让离开,对于穿越之后的王莽而言,这还是头一次。

    这不禁让王莽有了一种上寄宿学校的感觉。

    不过比起寄宿学校,这里还是挺自由的。

    王莽吹着风道里的风,看着天上飘出的白色团云,感觉自然之美煞是美丽。

    而也就在这个时候,一位稍有观气经验的宫人,他在看到这片突然出现的云朵之后,他对着王莽拜道:“将军,今夜可能会有雷雨。”

    王莽听到这位宫人的话后,不由回头讶然的看着这位宫人。

    这位宫人正是北宫之中的祭祀宫人,有点类似祭祀师父的味道。

    不过,在汉时也没有一个被朝廷真正认可的宗教团体,所以,这些代替皇家侍奉神明的祭祀,说白了也就是一种吃官家饭的奴仆罢了。

    真正掌握这??时代神秘解释的人,其实就是太史令以及那些儒生们。

    这个时代的儒生与后世的儒生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他们不仅掌握着某些儒家经典的独家解释权和传承权,而且,还兼顾了黄老之学天命解释。

    在他们的笼统统一之下,儒家学阀虽然林立众多,但其目标都是一致的。

    他们想利用儒学强化自己的地位,并驱逐其他学派在朝廷之中的影响之力。

    所以,自从董仲舒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儒家天命之学概念之后。

    很多儒家学派也都跟进了这种天命学说。

    也正是因此,汉代的儒生们才会动不动的将天命挂在嘴边PUA皇帝,以换取更大的政治回报。

    而皇汉时的皇帝们,除了那些少年英武之君外,剩下的嗣位之君几乎也都是深受儒家学风熏陶的。

    所以,在他们即位之后,只要天上出了现在还解释不了的日食月食异象,以及地上发生了洪水,干旱,地震,蝗灾,瘟疫等。

    他们都会将这些灾异冠以“天命”之说对帝王进行道德规劝。

    当然,一开始的时候这种道德规劝也都是好的,几乎也都是侧重在要求皇帝敬天爱民,养德修身之上。

    后来,渐渐的也就变味了,这些掌握了“天命”解释权的儒生们也知道老生常谈的话题没有什么新意的。

    所以,慢慢的他们的版本就升级了。

    开始用这些“灾异”去恐吓君主“天命已衰”!

    这下子一搞皇帝的心态自然也就被他们搞崩了,为了继续维系“天命”,那么作为皇帝自然是要施恩天下,以此来向老天展示自己崇敬天命的真诚。

    可是这些所谓的施恩行为,其实就是和后世发生经济危机之后,政府刺激经济的套路是一致的。

    都是进行大撒币形式的救市,但是这些被撒出去的利益,最后也都会被寡头们分掉,真正需要这些钱来改善现状的底层百姓们却毛都得不到一根。

    而且,随着这种大撒币行为次数过多之后,两极分化就会越来越严重,本来就困苦的底层百姓也会因为这种没有节制的大撒币行为使得手上仅有的财富更加缩水贬值。

    最后,所有的财富也都会集中到了寥寥无几的寡头巨富手中。

    可以说,汉帝们因为“天命”衰弱所做出的所有妥协和努力,到最后除了加速王朝的崩溃之外,别无益处。

    可惜因为时代的局限,不会有几个人能高屋建瓴的站在高处看出这个世界的本质,他们只能进行着短期补救,以祈求长期的有效。

    但是这根本不可能!

    王莽虽然心里也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但他也不能去告诉刘骜。

    因为即便是王莽告诉了刘骜,刘骜也不会相信。

    毕竟,刘骜及刘骜的老爹等,他们从小接触的价值观就是“天命”,这时候王莽去告诉他,这个世上可能不存在天命。

    这不就等于是挑战整个时代的秩序吗?

    而且,以王莽现在的小身板,他还没有资格挑战。

    所以,王莽也只能随着大流,享受着时代红利就行了。

    王莽看着刚刚观气的宫人,讶然道:“何以见得?”

    观气的宫人回道:“此云云体浓厚庞大,云底混乱,颜色阴暗,呈蘑菇之状。纵眼望去高耸如山,不可知其几千里也。若在再有变换,云色暗沉,闪电隐现,则必有大雨!”

    王莽听着这位宫人的解释之后,他也不由好奇的伸头又看了一下天边之上那朵无比巨大的白云。

    这朵当真是高耸如山,崩腾万千,如苍天威压一般莫测难明。

    隐然之间,确是能看到此云在变化之中似有一些别于一般之云的感觉。

    王莽说道:“若真如此,应做好准备,以待风雨突至。”

    王莽其实也是相信这位观气宫人所言之语。

    毕竟,观气之道并不只是玄之又玄的命理之辞。更多的时候就是对天气的直观预测。

    虽然,准确率有点感人,但不能否认了这类学问的能力。

    王莽小时候也是跟随爷爷在乡间地头长大的。

    那时候生活条件艰苦,能有一台黑白小电视的家庭都不多见的,所以,有时候在看天气预报的时候,很多时候都不会太及时的。

    所以,一些老农民们在种地收粮时,都会根据自己的一些判断,来感觉接下来的天气变化。

    所以,王莽对这位观气之人的话还是能信上几分了。

    趁着此刻天气晴朗,风吹凉爽,王莽便开始命令侍卫们准备避雨之物。

    就在王莽刚刚下令之后没多久,吹着夏风陡然变大,天上那朵遮天蔽日的巨大白云也开始变化形态,由白转暗,隐喻之间还能看到云体之中有闪电之光。

    见此情况,哪怕是个傻子也能看出来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即将而至

    王莽催促道:“快快动作,不要拖延。”

    可惜,这阵暴风雨的速度还是比王莽预想的要快,要猛烈。

    还未等王莽命人做好遮风避雨的准备之时,天际之上就扯出了一道宛如可以撕裂天空的巨闪!

    接着一声震耳欲聋的惊雷陡然而至。

    那霹雳之声,直慑心灵。

    即便是王莽这样的穿越者在听到这声惊雷之后,心间都不由生出敬畏恐惧之情。

    由此可见,在场的其他人的心境更是如何了。

    如豆一般的暴雨倾盆而下,噼里啪啦的随着巨风冲击着满是热气的大地。

    王莽王莽刚刚那一眼的意思。

    这不禁让小许皇后心中泛起了一丝莫名的失落。

    同时,小许皇后也收拾好了

第106章 祝融殿内春光泄,菡萏院里话诗情([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