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1章 天子启的‘公开课’[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各自点下头;

    而萧胜最后一句话,则是让御榻上的天子启,神情满是阴郁的也点下头。

    ——敖仓,是关中的粮食运至关外的中转站;

    无论是军粮,还是转运到关东出售的民粮、从关东运入关内的税粮,都需要敖仓这个中转站,发挥其独一无二的作用。

    就如同年初爆发的吴楚之乱,正是因为敖仓始终固若金汤,才让朝堂大军能心无旁骛的平定叛乱,而不用担心军粮的问题。

    换而言之:敖仓有没有足够的粮食,关乎到整个天下的安稳。

    也正如萧胜方才所言,敖仓剩下的那几百万石粮食,已经不能再运回长安了。

    哪怕只是为了安定关东民心,并震慑关东诸侯,敖仓,都必须有这么几百万石粮食,雷打不动的存在那里。

    这样一来······

    “少府的意思,朕明白。”

    “敖仓的粮食,确实不能运回长安。”

    “朕是想说:少府内帑剩下的粮食,能否先调用一部分呢?”

    “——是否能在明年开春时,由少府平价出售一部分粮食,以平息关中的粮价?”

    听闻天子启这一问,少府萧胜只顿时有些焦急起来,分明是想说‘不可以,但又实在不敢说出口!

    过了好一会儿,等天子启都已有些不耐烦,一旁的晁错才再次起身,走到萧胜身旁,对天子启躬身一拜。

    “陛下。”

    “关中今年粮食歉收,所造成的粮食缺口,并不是少府凭一己之力,就能完全弥补的。”

    “——现如今,关中民近百万户、数以百万口,每家每户,都有一百亩的田地。”

    “今年,关中的亩产,整体降低了将近一石,也就意味着关中的每一户百姓,今年就少得了起码八十石粮米。”

    “一户八十石,近百万户,这,可就是八千多万石的缺口了······”

    “过去,关中的粮食没有减产,尚且还有粮商囤货居奇,哄抬粮价的事发生。”

    “而今年,关中比过去,少收获了八千万石粮食,少府又能怎么办呢?”

    如是说者,晁错不忘稍侧过身,略带安抚的对萧胜点点头。

    随后,才又再度望向御榻上的天子启。

    “且先不提少府内帑剩下的二千万石粮食,都分布在关中各地,需要花不少时间,以及人力物力运输。”

    “即便这二千万石粮食全在长安,在这上万万石粮食的缺口前,恐怕,也是杯水车薪啊······”

    晁错此言一出,少府萧胜也赶忙抬起头,焦急的望向天子启。

    虽然没开口,但那瞪得浑圆的双眼,分明是在告诉天子启:没错,就是这样!

    但让晁错、萧胜,以及一旁的陶青、刘舍等人,都颇有些出乎意料的事:在晁错这番话语之后,天子启却并没有流露出就此作罢的神容。

    非但如此,天子启反倒是从榻上起身,双手背负于身后,神情满是凝重的望向晁错。

    “朕知道。”

    “所以,朕打算先用少府内帑的二千万石粮食,暂时解关中的燃眉之急。”

    “剩下的,则用少府内帑的钱,从蜀地,以及汉中买粮,次序运入关中。”

    说着,天子启不由又稍呼一口气,侧头望向刘舍。

    “买粮食的钱,少府出了。”

    “但有一件事,要提前告诉太仆。”

    “——今年的刍藁税,朕打算全部免除。”

    “非但刍藁税,关中的农税,也要全部免除。”

    “太仆用于马政的刍藁,由少府内帑出钱补上。”

    说到这里,天子启也终是再一侧头,望向御史大夫陶青。

    “免除农税之后,相府国库用于发放官员俸禄的缺口,也有少府内帑出钱补上。”

    “——在过去,官员的俸禄,一向是一半铜钱、一半米粮;”

    “今年情况特殊,改成全部发放铜钱。”

    “相府那边,还需要御史大夫多操点心。”

    低沉,凝重,又满是强势的一番话语,只惹得殿内四人齐齐一愣!

    暗下思虑良久,才终是面带迟疑的一躬身。

    “陛下圣明······”

    行过礼,又坐回座位,晁错、刘舍、陶青三人满是同情的目光,便齐齐汇聚在了少府:萧胜的身上。

    ——按照天子启的说法,关中今年的粮食歉收,以及因此引发的粮食危机,全由少府内帑买单。

    太仆应得的刍藁税、相府国库应得的农税,都由少府内帑出钱补贴,不再向百姓收取;

    而少府,非但要出钱补上相府国库的农税、太仆马政的刍藁税,以及从关外买粮的花费,就连那二千万石粮食,也要拿出来稳定关中的粮价······

    “陛、陛下······”

    “陛······”

    被三人同情的目光注视良久,面色憋成猪肝色的少府萧胜,终还是壮着胆子起身;

    但当目光,对上天子启那遍布阴云的面庞之后,萧胜刚壮起的胆,只瞬间便泄了气。

    就这么磕磕绊绊半天,都只憋出一个‘陛字,萧胜终是欲哭无泪的瘫跪在地,默默留起了泪。

    而在御榻之上,见萧胜这般模样,天子启,也终是面带沧桑的发出一声长叹。

    “我汉家,以农为本,以孝治国。”

    “孝道,是民风的根基,农本,则是百姓安居乐业的基石。”

    “——粮食,则是唯一能让百姓心安的东西。”

    “今年的叛乱,让整个关中的粮食都减产,这是已经发生了的事,无法改变。”

    “但关中粮食减产,而即将引发的粮价鼎沸、粮食欠缺的问题,朕,绝对不能坐视不管。”

    满是庄严的道出这番话,天子启又长叹一口气,才将目光重新移回殿中央,已泣不成声的少府萧胜身上。

    “朕知道,少府打算告诉朕:少府内帑的钱、粮,都是先帝二十多年省吃俭用,才辛苦积攒下来的;”

    “朕也知道,少府内帑存下的钱粮,都是用于将来,和匈奴人决战的。”

    “——但少府要知道!”

    “先帝之所以攒下这些钱、粮!”

    “我汉家之所以要和匈奴人决战!”

    “并不是因为我刘氏的家恨!”

    “而是因为我汉家的国仇!!”

    “是为了保护边地的百姓,不再遭受匈奴人的抢掠、残害,使边地的百姓,能安居乐业!!!”

    ···

    “如今,关中粮食短缺,百姓即将因为粮价暴涨,而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到了这样的关头,朕难道要把这些救命的钱、粮,继续留着去打匈奴人吗?”

    “什么样的匈奴人,能比朕的子民,比关中百姓的性命、生计,还要更加重要呢???”

    语带悲壮的接连发出数问,天子启的面容之上,也尽带上了一股莫名的威仪,和异样的光彩!

    就连一旁的晁错、陶青、刘舍三人,都不又被这阵异样的光彩,压的稍弯下了腰······

    “这件事,朕已经决定了。”

    “少府也不要再哭了,朕会告诉相府:年末的大计,不会因为这件事,而为难少府······”

    最后一句随意的补充,却顿时让萧胜破涕而笑,连连磕了好几个头,才心有余悸的倒着跪行,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天子启倒是没再关注萧胜,而是仍满带着严峻,对一旁的陶青、刘舍、晁错三人稍昂起头。

    “明日朝议,这件事,就请各位主动提出来吧。”

    “——开封侯作为亚相,应该提议免除农税;”

    “——太仆则随后出身,提议免除刍藁税。”

    “再由内史出身,提出从蜀地、汉中买粮的办法。”

    见天子启就这么毫无顾忌的,安排起几人在明日朝议上的‘行动,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终也只得再一拱手。

    “臣等,谨遵陛下诏谕······”

    “——嗯。”

    “——朕没其他的事了。”

    “——诸位如果有事,现在就可以说。”

    “——如果没事,那就可以各自退去,去忙自己的事了。”

    (本章完)

    :。手机版网址:

第201章 天子启的‘公开课’[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